第2章 年轻人的选择(二)(1/2)
1882年6月,中国在锡兰的派遣军终于接到了回国的命令。运输船队把接替部队送递锡兰之后,老部队乘船返回国内。
7月17日,祁睿中尉与其他家在南京的军人抵达了南京港。不少家长都前来迎接,祁睿中尉甚至看到了一些稍微有点印象的面容。还有些人家里派了汽车来接,胡行至少尉就邀请祁睿中尉搭他的顺风车。祁睿中尉可不敢这么张扬,他很礼貌的拒绝了胡行至少尉的邀请。其他一些不肯透露自家出身的年轻军人互相约定了聚会时间,大家就各自选择回家的路线。
这些人多数都是往几个军区大院方向去,祁睿中尉的家不在军区住。他选择了公交车,直奔政府大院而去。7月的南京已经很热,刚从南海回来的祁睿中尉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他甚至换上了长袖军服。南京“干燥凉爽”的天气让中尉忍不住想起他爹韦泽的话,中国已经占据了西太平洋适于人类居住的绝大部分地区。与锡兰的气候一比,广东的炎热都不算什么了。
军队的纪律要求军人在任何公交上都必须给老幼妇孺让位,祁睿中尉也懒得起起坐坐,他干脆就站在下车门附近。这位相貌俊朗,身材健美,军服严整的年轻军人引起了车上好几位年轻女性的瞩目。看着女性们带着游泳圈,中尉才想起放暑假了,大家这是要去游泳。
被女性瞩目的确很爽,只是中尉此时心中满溢的回家渴望压倒了一切。就连想起游泳池,祁睿中尉第一念头不是里面的泳装少女,而是他老爹韦泽教祁睿和他弟弟妹妹们游泳的往事。父亲母亲现在都怎么样了呢?他们是不是也晒黑了?
到了目的地,中尉拎着包裹直奔大门而去。门卫认出了中尉,却没敢让他进去。有些地方没有门卡的话谁都不能进,即便知道韦泽的长子一定可以进门,可手续没走完,门卫也不敢就这么放他进去。敢这么干,得到的可不是领导干部的嘉奖,而是严惩。
当中尉看到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一起出现在大门口迎接的时候,他已经忍不住连连向母亲挥手。一晃两年没见,母亲看上去憔悴了一些。如果不是军队的教育让祁睿中尉本能的不敢去冲破门岗,他此时就会直奔向自己的母亲。
战争在祁红意看来曾经是通往胜利、霸权、荣耀、地位的通道,身为一个女人,她拥有的最大的财富就是自己的家庭,这个家庭通过一场改朝换代的战争站到了荣耀与权力的顶峰。所以祁红意从来不知道自己也会如此的痛恨战争,每次想到她最心爱的长子正在炮火横飞的战场上随时可能受伤乃至死亡的时候,祁红意只觉得心脏仿佛被无形的大手攥住,甚至连气都有些喘不过来。后来她慢慢能够恢复平静,不是因为心冷了,而是她不得不学会怎么不去想这些事情。看到一身戎装的儿子平安归来,祁红意干了一件她这辈子从来没干过的事情,就在大门口,她拉着儿子的手哭了。
卫兵们对大院里面所有高官家庭都很熟悉,他们对这位南京大学历史系女教授的印象是严肃、从容,不爱说话。看着这位女教授展露出身为母亲的一面时,卫兵没有生出任何轻视的感觉。祁睿中尉那黝黑的肤色足以证明他在军队里头可没有享清福,久别之后的母子相聚时真情流露,让卫兵们感动之余倒也生出些敬意。
韦泽的家是一栋三层小楼,自打韦睿记事起,就没有太多老爹韦泽大白天在家待着的回忆。即便有,韦泽也是在书房看书或者处理文件。这次回到家,韦睿的感觉是家里面冷清了不少。李仪芳是在邮政上班,工作日当然不在家。询问起弟弟妹妹,祁红意告诉儿子,年长的三个孩子上大学,假期去实习了。只有还在上高中的最小的两个在家。
韦睿也把自己打仗的事情向母亲和弟弟妹妹讲了一些,那些杀敌的事情他也不想再提,就捡着南海风光,还有各地的见闻说说而已。祁红意看着儿子晒的黝黑的皮肤,听着儿子讲起暴风、烈日、暴雨,想着儿子在那艰苦环境下的种种艰辛。她又忍不住泪眼婆娑。不管儿子多大年龄,在母亲眼中还是那个小小的婴儿。
令祁红意感到欣慰的是,经历了战场之后,韦睿明显成熟了不少。如果是以前在家的时候,韦睿总是会把在外面遇到的事情方方面面都给讲出来。现在韦睿不再如此,他所讲的东西已经有所选择,谈话的时候选的都是让别人感到轻松的话题。至少韦睿的弟弟妹妹都对这些趣闻很感兴趣。那些真正涉及到艰苦的内容,韦睿一点都没提起。至于战场上的情形,韦睿逼不得已讲一点,也都是几句话带过。仿佛战场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孩子越来越像他父亲了!祁红意心里面想。到了傍晚,李仪芳先回到家。家里面终于热闹了一些。祁红意看得出,韦睿其实一直很期待见到他父亲韦泽,这不能不让祁红意心里面感到了一丝嫉妒。如果是以前的话,韦睿是更希望和妈妈祁红意在一起的。
天快黑的时候,韦泽终于回家了。看来秘书已经告知韦泽有关韦睿回家的消息。韦泽见到儿子的时候没有惊讶,反倒是韦睿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看着父亲韦泽以一贯的从容走进客厅,韦睿先是如同屁股上装了弹簧一样蹦起来,顿了顿,终于立正向韦泽敬了个军礼。同时大声说道:“父亲,我回来了!”
祁红意觉得很难形容此时韦泽的表情,既有欣慰与欢喜,却又有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