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恶婚(下)(2/4)
题,那就是成本。即便是自杞州,朝廷也不指望获利,只能说略征一点税务,保障官员胥吏的支出,都不能保障官员的薪酬支出,况且大理。
不是大理没物产,是这些物产如何运到京城?
这与交趾不同的,交趾因为有了海船,即便将交趾所出。用海船源源不断送到京城,虽然成本高一点,但不会比从荆湖南路运输物资到京城成本高,虽然有风险。可从湘水、赣水再运到大江之上,难道没有风险。巴蜀的布帛运到京城,自三峡而航行,风险岂不是更高?
加上交趾人对广南的伤害,两相结合。朝廷虽有人反对,不过也等于是默认了王巨的做法。
然而大理物产又用什么方法运到京城?
因此只能征一些比较昂贵的物资,用以保障管理大理的支出。如果是平常时期,还是可以做到的,终不是中原,能派驻多少官员与官兵?
但只要有一场大的动乱与大的战争,那么朝廷就会补贴无数钱帛。
就象这次王巨经营两广交趾,用的钱帛远不是朝廷所想像的那么少……
朝廷拨了一千万钱帛下来,用掉了。
王巨在两广征来的一千多万税赋用掉了,不过这个税赋是石是束。是稻米是草,加上岭南米价低,实际数额并不大,不过四百万贯左右。但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王巨派了许多管事经营,虽然繁荣了两广经济,互补有无,推动了两广商业发展,不过开始的宗旨还是为了敛财,两年多来,前后敛得三百多万贯。但这个数额陶弼就不大清楚了,不过知道敛了不少钱帛,也用掉了。
燕达带着大军到彼岸那个大岛上训练,有人就有首领。一些首领同样收藏了金银珠宝,虽然有的首领将一些莫明其妙的东西,如贝壳也当成宝贝收藏,不过燕达那次碾推,以及后面吕何良带着百姓在各个岛屿上席卷,还是有些收获的。前后也有三四百万贯收益,又用掉了。
还有推平交趾,以及占城的收益,前前后后可能达到了一千五百万贯,还是用掉了。
另外从海外这几年补助,又有一千多万贯,还有从朝廷“借”了几百万帛钱至今未偿还……
这才是王巨真实的用度,而非是什么一千万。
当然,其中有一部分用在开发两广上,不过主要还是用在军费上。
就象现在十几万土兵,仅是兵饷以及士兵吃住,还有训练时的各项损耗,一年用费就会达到惊人的五六百万贯。
如果是战争,那怕那个所谓的“实战训练”,每一场打下来,奖励抚恤,以及武器粮草物资的损耗,更是吓人。况且还有庞大的装备支出呢。
因此只要一场大规模的平叛,又是遥远的西南,用费就可能以千万贯计算。
若来上好几次大规模的叛乱,必然就会严重地拖累了宋朝,说不定逼得宋朝主动又放弃这片土地。到时候王巨这次开边,还会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看情况吧,”王巨说道。实际上当断不断,必是后患,犹豫不决,未必是一件好事,这也是郭逵南下没有建全功的原因。不过王巨同样清楚想经营大理,有许多难处的,因此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了。
…………
出了自杞,就是乌蛮三十七部:普摩部(曲靖)、磨弥部(沾益)、纳垢部(马龙)、罗鸠部(罗平)、夜苴部(富源)、磨弥殿部(宣威)、落温部(陆良)、落蒙部(路南)、师宗部(师宗)、仁德部(寻甸)、閟畔部(东川)、嵩盟部(嵩明)、际鹿部(泸西)、维摩部(丘北)、弥勒部(弥勒)、阳城堡部(晋宁)、强宗部(阳宗海)、步雄部(江川)、罗加部(澄江)、宁部(华宁)、休腊部(河西)、因远部(元江)、罗婺部(武定)、华竹部(元谋)、罗部(罗次)、屈中司部(开远)、纳楼部(蒙自)、教合部(文山)、矣尼迦部(马关)、王弄山部(河口)、乌蒙部(昭通)、乃娘部(彝良)、芒布部(镇雄)、乌撒部(威宁)、于矢部(普安)、休制部(玉溪)、嶍峨部(峨山)。
也就是乌蛮几乎控制了整个滇东地区,而且乌蛮人强悍好斗,英勇善战,“遇战斗,视死如归”。
如果王巨想经营大理,三十七部乌蛮,就是他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大理官制与南诏差不多,国主称瞟信、摩诃罗嵯。接着是相国。再接着便是九爽,慕爽、琮爽、慈爽、罚爽、劝爽、劂爽、万爽、引爽、禾爽,另有督爽、天驷爽等等。具体的就相当于唐朝的三省六部,以及各寺监等补充机构。
地方上便到了各府郡,长官乃是节度使或都督,军事长官则根据府大小名称各不同。大府为演习、演览,中府则是敞宇、敞览,小府则是淡酋、淡览。军府之下还有首领、镇长、部长、甸长之类。所以这个行政划分有很强的军事色彩。
在民族聚集地,则以各部族的部长、甸长兼任郡县职权,在郡县之下则有监场、畿民长以及土官、土酋之类的官职。
各部族皆有很强的自立权。特别是三十七乌蛮部。
第一站便是夜苴部。
刘开与夜苴部的“部长”招罗毗十分熟悉。
乌蛮现在没有姓氏,而是父子连名,也就是取父亲名字中一个或两个音节,放在自己名字的后面或前面,比如:散比里─比里松─松萨─萨特外─特外克龙─克龙猛……
招罗是招罗毗父亲名字中的两个音,毗则是招罗毗自己的名。
刘开负责替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