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毁灭的敲诈(2/3)
于迁徙一户百姓,救了两户百姓,也能进一步分解朝廷的负担,让百姓从大灾中恢复过来。赵顼看着奏折,心中想,这样不大好吧。
毕竟这些海商们这次表现真的不错,那么多粮食,并且是高成本代价运输过来的,主动救济了灾民。
而且王巨所制订的条件已经很苛刻了,现在朝廷不感谢,反过来还要他们支付二十贯钱,未免做得有点过份。
其实呢,王巨就权当做好事了。
而且这样一来,他也洗脱了嫌疑。宋朝有的是聪明人,相信已经有人怀疑他了,只是没有准确的证据,二是他在泉州,也犯不着得罪他。否则早有人弹劾了。
赵顼看完,将重臣一起召集到延和殿商议。
大伙看后,也知道王巨所怦击的人就是司马光,这两人同样是生死对头了。
但不得不承认王巨说的有理,别看福建路那边迁徙了两万户百姓,让人瞩目。实际这场大灾到来,直接饿死的,卖儿卖女的,妻离子散的,直接间接的,还不知死了多少百姓。
司马光只攻击变法了,可提出什么救灾措施?更凶猛的吕惠卿上位,老天还不是落了雨?
然而因为王巨的劝说,至少一百多万灾民得活。这些灾民得活了,国家就可以将粮食转移到其他灾民头上。
实际因为这次善举,救活的百姓数量恐怕也远超过了泉州那边迁徙的百姓数量。
不管王巨脾气是多少地糟糕,但不得不承认,他很关爱百姓,至少在这一条上,罕有官员能及之。大约与他少年时贫困的生活有关吧。
但到了皇上手中,那就是诏书了。
诏书同意公开将百姓向海外迁徙?
所以这些大佬一个个表示为难。
商议了许久,最后才搭成一个命令,非是六等户,而是七等户以下,真正的赤贫百姓,才让他们迁徙。同时这个二十贯也太多了一点,搞得象朝廷卖人似的。因此换了一个说法,每迁走一户百姓,许以海商捐助十贯钱帛,但非是交给这些移的亲友手中,而是交给朝廷,用以周济更多的灾民。而且是用口诏形式,向密州下达。
大家心领意会就行了,不能下明诏……
但就是这道口诏,还是有两个原因才同意的。
第一现在密州港只有一百多艘海船,由他们装,能装多少百姓走?
确实也如此,最后秋风起,这些海船离开密州港,带走了两万六千余户不足八万百姓离开。船虽大,还要载货,没办法带更多百姓离开。
即便这样,还让一些大臣感到不妥。
实际他们想搞错了,口诏做了进一步限制,是七等户以下的百姓,这些百姓即便没有灾害,朝廷又能指望他们做什么?
不是两万六千余户,若是这次能带走二十六万户,那么能带走两路一半的赤贫户,以后各州府都好治理地方了。如果想土地不紧张,兼并降低,那不是二十六万户,而是五十万,七十万户,才能解决两路土地与兼并的危机。
虽然让一些大臣感到肉痛,然而另一条好消息到来。秋风到来,先行去润州港的船只从倭国高丽那边返回,速度快得出忽所有人意料之外。
只是带来的粮食并不多。
其实翻一下各个市舶司的记录也能了解原因。
宋朝进口货物,包括各种香料、珍宝、药材、棉布、高丽绢、高丽秘色(青瓷)、高丽参、倭国刀扇、各式木材板材、硫黄、镔铁、皮货、筋角、玻璃,基本就这些了。
出口的则很多了,陶瓷器、漆器、丝绸、布帛、书籍、各种金银铜铁锡以及相关制品、铜钱、玩具、梳、扇、伞、乐器等工艺品、药材、茶、糖、果脯、酒、米、盐……反正大多数东西都能销售出去,只是外国穷啊,买不起,或者没有足够的货物交易。
所以产生了一个局面,铜钱外流。
宋朝富啊,于是宋朝铜钱喧宾夺主,取代了当地铜钱,成了倭国、高丽、交趾以及南海诸国的硬通货币,有一些国家包括倭国为了杜止这种局面,不让宋钱进入,但因为自己国家的铜币质量不合格,标准不一,最终产生了货币混乱,经济萎缩。于是不得不又放开宋钱涌入,以至有人哀叹“我国还是卷入了汪洋的宋钱经济的漩涡中”。实际宋朝巴不得他们自己铸的钱管用呢。这个货币外流,让宋朝更悲催。
但为什么有酒米盐呢?
酒是指高档的清酒,也往倭国与高丽销售。
盐是一些缺盐地区,虽然宋朝盐很贵,但利用海船的优势,还能用盐换回更多的货物。
这个米便是指高丽与倭国,这两个国家山多地少人多,粮食很紧张,一旦有了灾害,粮价涨起来更快。当然,这便产生了交易。
所以,从这两个国家带回的粮食并不多。
而且东南开始出现旱情,于是一起涌入杭州卸下,交给官府去处理。
同时一批粮食也从荆湖路与巴蜀,顺长江而下,运到了东南。这个成本有些高,但来得正及时,润州常州,从秋后同样出现了很重的旱灾。
以至一些知道真相的大臣慨叹,王巨这小子料事如神。
还有一件事也证明了王巨的料事能力。
落雨了,实际雨落得不多,北方的旱情也没有完全解除。
不过河堤暴晒之下浸水,终于一处河堤溃崩。但因为雨水不大,河汛也不大。
因此文彦博在奏章里写道:“河溢坏民田,多者六十村,户至万七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