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以进为退(2/3)
时曾上书《奏乞放免宽剩钱役钱状》,臣本州四县,已有宽剩钱四万八千七百万余贯。蜀州离成都府不远,不过它在成都府的西侧,东面还好一点,离成都近,有大河大川,西边则全是茫茫山区,最西更是宋朝边境地区。而且面积狭小,只有成都府路的三分之一大小。
就是这个小州,宽剩钱数量就达到了四万八千多贯。
所以一个青苗贷不怕,怕的就是后面的免役钱宽剩钱,王巨所说的这些四等户五等户摊派一下,最少能摊派三分之一以上,并且连这些赤贫百姓都摊派了,你们这些富人们还能说什么呢。
但将这些人抛除开来,可能余下的人就要多摊派三四万贯钱帛。
那会造成什么结果?
慈怜贫困是对的,但劫富济贫只是民间平民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如果地方官真的这么干,那就会捅出天大的麻烦。
“希望那个黑窟窿早点填上,”章楶心中默默地说道。
兜里有粮,心中不慌。
国家财政赤字,总不是一个事儿。
就象这次出兵,如果财政宽裕,岂不能取得更大的战果。正是因为财政问题,大军到了盐州,一起停下脚步。
不能说时机不好,最少在赵卨代替郭逵之前,时机还是不错的,渭州是蔡挺,秦州乃是韩维,听说此人同样很欣赏王巨,延州是郭逵,虽然不会象蔡挺那样的大力支持,但不会从中制梗,况且还有韩绛呢。
“看来那天与王巨好好谈一谈了。”章楶心中又想到。
所以任何事都没有那么简单。
王安石也不是敛财敛疯掉了,连赤贫百姓的钱也要敛,这是换取豪强的一种苟和。然而结果在敛财为前题下,赤贫百姓怨声载道,豪强更是恨气冲天,两头都不是人……
就是这样敛,到他第一次下台,就是未来那场超级旱灾到来时,还没有将窟窿填上。
不过国库倒是渐渐充盈起来,赵顼储备这些财货,一防大灾,他即位那年河北大旱,国库空空如也,无法赈济,给他留下太深的阴影了,二防大战,宋朝打仗特花钱,然而赵顼这么做,却更将王安石推到了深渊。
王巨这么干,看似好心,却会使矛盾更加激化。
当然,王巨也在想办法,当真劫富济贫哪,他也不是侠客。
不过王巨的一些做法,也带来了消极的意义,非是这个加强版青苗法,而是他的奖励。
三军卖命,死了那么多将士,想办法给他们多弄一点钱错了吗?看似数量庞大,实际均摊下来,每人分到手还不足五十贯。
不过以后让宋朝如何用兵?
那么为了胜利,朝廷只好提高奖励,那又会逼得赵顼进一步的敛财,以便实现他的强国梦……
好了,站在各人的角度,有各自的想法,但每一个想法只要在变革的前题下,都会有利的一面,也会有弊的一面,除非不变。或如后世的医改,房改,教改,是带动了经济发展,但真的真的坑爹啊。
这些麻烦可以放在以后解决,章楶继续在三个堡砦游说百姓。
那边河西战役也结束了,董毡河湟兵不是吃醋的,仁多零丁同样也会用兵,并且成了哀兵,两人打得头破血流。
董毡最后带着三军退回湟州。
这次董毡有点功劳,于是赵顼准备授董毡锦州刺史。
但文彦博率领群臣上书,说若无董毡出兵河西,西夏军心不乱,就无王巨于庆州大捷,因此董毡有大功于宋,请授一节度使之职,以奖其功。
吕惠卿气疯掉了,当场就争了起来,说董毡只是想捞好处,故西夏大军深入到庆州后才出兵河西抄掠,哪里有救援宋朝之心?并且王巨未离开京城便料定此事。即便如此,董毡出兵河西,西夏也没有撤军,反而增兵于环州。倒是蔡挺出兵天都山后,才终使西夏产生撤退之意。前线三军将士浴血奋战,才取得如此大捷。自己的军队不奖励,反而归功于一外蕃,让三军将士如何作想?
可是吕惠卿孤掌难鸣,很快他的声音就淹没在一片要大肆封赏董毡的声音里。
赵顼气得坐在龙椅上说:“前方难得大捷,没有想到朝堂居然如此……”
这一句说得很重了,终于使文彦博与司马光闭上嘴巴。
只隔了两天,赵顼下定了决心,让司马光去了洛阳。
为何下定决心,乃是高滔滔在后面一再地阻拦。所以有时候王巨十分怀疑,高滔滔与司马光真的有一腿,这一腿非是指那种ròu_tǐ上的一腿,而是某种默契。
王巨则在前线撤退了第二批军队,也就是诸军中的保捷军、蕃军与强人,以及一些缘边弓箭手。
撤退的还有高永能、刘绍能、赵普、归娘浪埋等诸将,只留下了一名小将郭成。至于王文谅,则早让张茂则请回延州喝茶了。
这一撤,前线宋军整少了三分之二。
当然,这时候才是王巨最担心最小心的时候。
为了加快运盐速度,将他青盐交易地点,从淮安镇提到了萌门三岔,这个堡砦筑好了,与史上取了同样的名字,宁羌寨。
不过王巨记得的也不多,大多数堡砦名字不一样,而且许多堡砦位置也不一样了。并且与史上不一样的是,这次王巨比较看重宁羌寨的地理位置,因此筑的比较大,占地足足有四百多亩,整是史上的那个宁羌两倍面积。
这一提,便减少了六十多里路程。
然后王巨又将白豹城的交易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