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章 迟来的争议(1/2)
《吊丝女士》和《上官春日的忧郁》都很火,不过话题性不强,一般来说仅限于同好之间讨论剧情怎么精彩,但是《听张秋惜讲明史》则完全不一样。虽然张秋惜已经想开,没有可以去留意相关评价,但一个热门事件席卷来的时候还是不可能避得开,更何况她还是制造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
她把原作的第二集《万国来朝》给讲完的时候,上官瑾所说的那些大v和历史沾边的人终于忍不住纷纷跳了出来。她解读历史,这些人就解读她的节目,听起来很滑稽,不过评论人嘛就是靠这种方式混饭吃的。
职业评论人倒是还好说,这些人大部分点评的是节目本身,而节目无疑是成功的,所以这些人大部分也都是表示肯定。而瞄准历史的一些人就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了,他们只关注历史本身,对电视节目根本就没有兴趣。
“这个节目应该被叫停,因为一点都不严谨,对历史的解读带着张秋惜的个人观点和偏好,特别是细节方面处理得很主观。如果是面向有一定历史观的成年观众,这种方式是一种不错的消遣,但面向的却是少年儿童,的故事会让这些观众产生误解。”“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更不能当成史实去看待。张秋惜这些不严谨的观点,会给观众产生模糊的判断,少年儿童应该把这当成是听书,而不是历史。”
这些评论都在张秋惜的意料之中,不过她还是低估了炮火的凶猛程度,至少原本时空中即使是给予**的也没有呼吁出版社停止发行,而现在却有人强烈建议节目应该停止。或许跟面世的形势不一样,一边是网上连载然后出版,一边是直接面向少年儿童的口述。
偏激一些的直接要求停播节目,委婉一点的也表示有问题。职业评论人可能因为张秋惜的身份会客气一些,这些史学家啊大学教授啊可不会顾忌她是知名作家等因素就嘴软,看到不合时宜的批评起来可是一点都不留情。
“你对这些言论好像并不在意?”张秋惜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平淡,李玥就忍不住问。
张秋惜就说道:“这些人出了少数几个偏激了一点之外,跟杨华那些人根本不一样,他们说的也是事实,我还能恼羞成怒的去跟他们对喷骂街啊?”《明朝那些事儿》的确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他虽然带着外挂能够一字不漏的记住前世所看过的任何内容,但很遗憾的没有看过真正的明史,所以补上这些漏洞也做不到。
如果是在开播之前,她还可以去补史料,现在可来不及了。而且她也不认为这会误导观众,含糊的地方本来就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她也没有歪曲历史。
所以张秋惜也不想争辩什么,李玥就说道:“听这些言论好像事态很严重的样子,我还以为你至少会解释一下呢。”
“如果每个在历史方面有话语权的人都这么表示,我还真不敢继续下去了,但不是也有很多人表示支持么?这就足够了。”虽然事态的发展有些超乎意料,不过张秋惜的态度倒是没有变。
“张秋惜让历史变得有趣了起来,可以激发人们对天朝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兴趣,这是很难得可贵的。人们不可能按一个模式去思考问题研究历史,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历史事实去解读,张秋惜可以,任何人都可以,只不过张秋惜做得比较成功而已。”…
“听说张秋惜在西联大的校园广播中还品味了三国,有机会的真希望能够听到,我觉得这样的节目越多才越好,如果人们对历史完全不感兴趣,那谈严谨又有什么用呢?”
虽然同行有不同的意见,不过那些偏激的家伙可不会因此就改变立场,而普通观众则鲜少有人在意这些品论,整个舆论还是好评压倒了**,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发生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口沫横飞的争辩这种事情。
“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合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果不是听了张秋惜的节目,我还真不知道明朝还有这样的一面。”
在天朝漫长的历史中,明朝是个被低估的朝代,大部分人的印象估计都只是凶残的锦衣卫和东厂太监。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愉快的接受原本不知道的知识也就足够了,其他的他们会自己去研究。
“伯母,我可是听说有人向有关部门申请了禁播节目,没有问题吧?”每次到电视台,张秋惜首先都是去跟韩雪打招呼。
“看你嬉皮笑脸的,就知道根本没有把事情放在心上,还问什么。”韩雪白了张秋惜一一眼,张秋惜就接着笑道:“我这不是怕伯母你有压力么。”
韩雪就笑道:“我哪有什么压力,高兴还来不及呢。一个节目能够造成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别说是少儿频道,之前我们云翔卫视都没有办到过,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
“伯母,你好像比我还要乐观。”
“本来嘛,这种影响都是良性的,有关部门当然不会横加干涉。”韩雪接着说道:“你也应该听说了吧,自从我们节目开播之后可是引起了明朝热,很多观众听了节目还会自己去看历史,这就是满满的正能量嘛。”
“那就没有问题了。”张秋惜对有关部门可是信心不足,韩雪不这么淡定的话她还真会有些忐忑。
韩雪就说道:“行了,快去录节目吧,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这股风潮壮大且延续下去。”
这一期开始,张秋惜要录的就是《妖孽宫廷》,同样也是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