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杀名士(1/2)
进到城中,在吴景的连番逼问之下,孙策终于不情不愿地说出了自己前来江都的真正原因。
“我把高岱给杀了。”
这一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可是落在吴景和周瑜耳中,却不亚于一道惊雷劈头而下。
“你说的可是吴郡高义方之一,高岱高孔文?”吴景颤声问道。
孙策垂着脑袋,微不可见地点了几下,就算是承认了。
“你、你这、唉!”吴景指着孙策,满肚子的脏话憋得自己都快炸了,可这外甥现在毕竟是统领几万人马,压服了江东六郡的大人物,如果骂得狠了,只怕面子上也不好看,所以千言万语,最终只化成了一句长叹。
那边周瑜的脸色也不好看,应该也是对孙策这一举动相当不满。
他二人如此失态,归根结底,还是高岱这个人的身份。
高岱的父亲名叫高彪,是吴郡无锡人,高彪年轻时家境贫寒,后来因德行被举孝廉,在经学考试中位列全郡第一,后来入朝任郎中,负责东观校书,所做赋颂文章才华横溢,被灵帝刘宏大为赞赏,就连蔡邕蔡伯喈那样的大儒都对他极为钦佩。
高岱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和渊博家学,自幼博览群书,通读经典,对《左传》一书更是有极深的了解,前两年得罪了当时的吴郡太守许贡,故而躲避到余姚隐居,此人在江东声望很高,就连周瑜的父亲和他自己,都数次前往拜访求教,以此为人生快事。
像这种老老实实过日子的文化人,一般人想招惹他都未必拉得下脸皮,孙策是吃了什么药,居然把他给杀了?
“我也是受了奸人挑拨,这才做下错事。”面对周瑜的质问,孙策抓了抓脑袋,懊悔地答道。
老孙家历代都没怎么出过文化人,虽说他们自称兵圣孙武后人,大多数族人都以无知为荣,但内心深处,总是对读书人存有一丝向往的。
孙策以弱冠之龄扫平江东,又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婆娘,成家立业这两件大事算是完成了,作为一名有追求有抱负的年轻人,想要追求更高的境界,读读书,长长学问,抬高自己的身价,顺带笼络笼络江东的士人群体,也是情理之中。
于是孙策就盯上了在余姚隐居的高岱,让自己的心腹陆昭前去相请,希望能够讨教一些学问,为此他还特意在府中研读左传,唯恐在高岱面前露怯。
然而,孙策这一番努力,却被有心人给利用了,有人先是在他面前说起了高岱的坏话,说是读书人性情高傲,瞧不起将军这种英武有余,文采不足的年轻人,只怕将军请教左传经义,只会被高岱以“不知”来推辞。
等到高岱欣然前来,在馆舍中歇息,准备翌日与孙策见面之前,那人又前去找到高岱,跟他说孙策这人狂妄自大,最忌恨强于自己的人,此番请先生过来也不过是显示自己的才学。明天要是他询问左传中的一些典故,先生唯有自称不知,才能遂他之意,若是讲解辩难,只怕有性命之危。
经过这么一搅和,高岱也吓得够呛,与孙策见面之后只是唯唯诺诺,一问三不知,孙策顿时大发雷霆,认为对方是倚仗才学,故意拒绝自己的虚心请教,命令卫士把高岱抓了起来,投入牢中。
“挑拨离间,居心险恶,这人是谁?”吴景眉头倒竖,咬牙切齿地问道。
这是存心要害他外甥,让孙家与江东士人决裂啊!
“能够在伯符身边说上话,又能以伯符的名义去见高孔文的,我已经知道是谁了。”周瑜见孙策面色难堪,便主动插嘴进来,帮他打起了圆场,“既然伯符查明了事情真相,那这人应该也伏诛了吧?”
“是啊,事后我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便暗中找来馆舍从人,得知这——这人与高岱有过交谈,结果把他抓起来抽了二百皮鞭,就什么都招了。”孙策摇头叹息,满是懊恼地说道。
“明知道是误会还要杀害高孔文,你究竟是怎么想的?”吴景听后更生气了,滥杀成性固然令人无法忍受,轻易受人愚弄,事后还不知悔改,就更让人觉得这人脑子有问题了。
孙策刚刚打起一点精神,被舅父这么一骂,就又变得垂头丧气了,“查明真相那都是杀高岱之后的事了,我总不能让死人复活吧。”
其实当天孙策并没有杀人的心思,只是想吓唬吓唬高岱,顺便给自己找点面子回来,可是消息传出去之后,马上就激起了轩然大波。
“一听说高岱被关押,他那些朋党友人马上纠集了一大批人,要求我将他释放,那天我接到消息,登上府中高楼一看,只见方圆数里黑压压一片,坐满了前来情愿的人,我一时气恼,便下令将他杀了。”孙策继续说道。
“唉——”吴景彻底无语了,索性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地离开前堂,自顾自地歇息去了。
吴景这几十年来一直跟随姐夫孙坚,可以说是看着孙策长大的,对这个外甥的性格十分清楚,对于孙策刚才所说的一时气恼才杀人,他是一点都不相信。
什么气恼,明明就是心胸狭窄,见不得有人比自己威望高,见不得那些民众为了高岱而挑战自己的权威。
孙策现在能够倚仗武力压服江东,但世事无常,若是有朝一日失去了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他又该怎么面对积累下来的仇恨?
到那时候,只怕孙家、吴家和他们的追随者,都要死无葬身之地吧。
“我老了,腿脚慢了,跟不上这些年轻人的脚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