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3. 不做就不会死(1/2)
海蒂的一番讲解,让李逸帆对这个日薄西山的品牌是兴趣陡增。
以前他对萨博这个品牌的了解,很模糊,听说过,但是在大街上没怎么看到过,毕竟这个品牌,在国内连二线品牌都算不上。
他上大学的时候,曾经有几个喜欢标新立异的文青朋友,和他吹嘘过这款车,如何如何牛掰。
可那时候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车党,满大街的桑塔纳出租车,和对德国人工业技术发达,工业产品做工严谨的印象,让那时候的他对于德国货倍加推崇。
后来进入社会,还没有加入特勤之前,漂泊在京城,每天上下班要挤公交地铁,所以那时候的他特别羡慕,那些上下班开小车的人。
那时候每天下班之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坐在电脑前,看着汽车网站,了解各大汽车品牌,然后yy着自己今后某一天,也能开上某款豪车。
也就是那时候,他才更多的从网上知道了萨博这个品牌,不过那时候的萨博,已经就差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德行了。
2008年因为连续十几年的亏损,直接被通用停产,然后挂牌销售,而且还是剥离了核心技术的销售,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一群傻白,争着抢着想要拿下这个品牌。
当时李逸帆还有些愤愤,有那钱,真的不如自己投入搞研发,陪养自己的人才了,买这些破烂做什么。
可是现在听海蒂这么一说,好像现在的萨博,完全就是一艘还有三斤钉的烂船吗?
在没有被剥离核心技术之前,好像他们有很多东西也不错。
又在海蒂的套房里和她缠绵了一会儿。然后沉沉睡去,第二天醒来,李逸帆就急匆匆的告辞了海蒂,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先是上网大概了解了一番关于萨博的情况,不过这年头网络才刚刚开始普及。网上关于萨博的资料也不算很多。
他干脆又给晨华公司的老梁打了个电话,老梁是浸淫在这个领域多年的老油条,对于世界诸多车厂都非常了解。
这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李逸帆也算是对这萨博公司,有了大概的了解。
而就是这样的了解,让他发现。原来这家公司还真是不简单。
海蒂之前和他所,是通用害了萨博,其实如果真的来了解一下通用和萨博的关系的话,还真就不能这样说。
与其说是通用害了萨博,倒不如说,是通用成全了萨博。如果不是通用一直以来的投入,恐怕萨博根本就坚持不到今天。
自己原来以为萨博这几年虽然是日薄西山,可是还没到亏本的地步。
可是现在看来,却绝对不是如此,1990年通用接手萨博百分之五十股份的时候,萨博已经是到了勉强能够维持收支平衡的地步了。
而通用接手之后,萨博在三年之后。就开始进入亏损模式,而这一亏,就一直坚持到现在。
这哪里是个会下金蛋的母鸡,这简直就是一个只会坑爹的垃圾啊!
虽然如此,可是通用居然一直坚持对萨博不离不弃,最后更是在萨博连续亏损八年之后,全盘接手了萨博。
看来自己之前是被网络消息,和海蒂的观念误导了,原来通用对萨博,这绝壁是真爱啊!
大部分车迷认为。通用根本就不了解萨博。他们没有准确地理解萨博的历史和遗产,强行将它并入通用的生产体系,导致品牌完整性遭到弱化,同时在财务和管理上也没能给予足够的支持。
事实上,要不是通用汽车十几年前将萨博收入旗下。萨博可能早就淡出人们的视野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萨博这个品牌太小众,年销量从来没有超过14万辆,就连沃尔沃的产量都能达到它的两三倍。
低产量是十分致命的,因为汽车行业是一个靠规模经济称王的产业,萨博一要分摊新车型研发的成本,二要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安全性和排放技术标准,这就对公司财力提出了巨大的要求,除非它的年销量能达到几十万辆,否则这两个目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且这家公司还一直很文青的坚持,自己大手笔投入研发的习惯,始终不肯加入全球化的经营模式,一直坚持走自己的路。
这样做确实是能够保持公司自己的风格,可是他们却忘了,他们是个比较文青的小众品牌,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加大投入,确实研发出了精品,可是诸多的消费者却并不一定会为你的精品买单。
虽然是有一部分的死忠,在支持他们的产品,可是过低的销量,和生产规模,以及不配套的后继维护保养渠道,只会让他们在其他车厂的打压下,加快失血的速度。
他们最后走到停产倒闭的地步,不怪别人,只能怪他们自己。
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通用居然还一直不离不弃的支持他们作死,这不是真爱,是什么?
不过即便是财大气粗的通用,在全资持股这家公司之后,也不能眼睁睁的继续在看着他们这样作死。
于是他们给萨博送来的斯巴鲁的底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再使用萨博自己生产的涡轮增压器,而是给他们送来的三菱的鼓风机,将萨博强行纳入了自己的全球一体化的体系。
萨博在去年和今年推出了几款新车,全是这样的拼装产品,结果效果非常的不理想。
不但没有打开市场,反而让原来的死忠们寒了心,从而加快了这个品牌走向灭亡的速度,这一点恐怕是通用无论如何也不曾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