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回京(1/2)
离开解州,南渡黄河,过潼关,然后一路向西。
赵石也不愿再在途中多做耽搁,歇的地方也多为驿站,不在州府停留。
加上大将军南归非常突然,许多府县都没有事先受到消息,有的地方,直到大将军一行过去,才堪堪得知,大将军赵石回京述职,经过了自己治下。
胆子小的,立即追上来请罪,胆子大些的,后悔一阵,提心吊胆几日,也就算了,毕竟大将军权势再是显赫,终归不相统属,既然大将军不愿惊动地方,自己也不用上赶着去巴结什么。
而有的地方,根本就是懵然不知,反而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担忧。
一路无话,这一日,队伍已经来到离长安京师二十余里处,天色渐晚,也正好有一处驿站,商量了一下。
几位钦差身负皇命,离的长安近了,不敢停留,所以决定连夜赶回京师交旨。
赵石也不挽留,几位钦差回京交旨是一方面,顺便也能知会朝廷一声,大将军赵石回京了。
以他如今的权势,一些时候,想低调一些也是不可能的。。。。。。。。
悄然进京?
别开玩笑了,是想打谁的脸吗?
有功之臣入京,多要有个程序,不但能让有功之臣得到荣耀尊荣,也要彰显朝廷的威严以及所取得的功绩。
更何况,是冠军大将军,定军侯赵石回京。
赵石若是悄然进了长安,朝廷脸面上一定不会好看,但若是朝廷中人敷衍了事,也会伤了大将军赵石的颜面和尊荣。
所以,这个程序必须走,而且还要拿捏好分寸,上次赵石回京,就算是京中有那许多风刀雪剑在等着,表面功夫也都做的十足。别说是现在了。
这几位钦差深谙官场规矩,这才要连夜回京,若是等到明天一起走,就算是他们先行一步,也是有些晚了,朝廷准备仓促,一旦出了错。这几位钦差自然也就罪责难逃,他们可不敢因为图一时舒服。在这事上有所轻忽。。。。。。。。
这样一来,到是省去了赵石许多功夫,明日只需派人向家中通报一声也便行了,不用再像往日那般,回京第一件事,就要向兵部,枢密院报备什么的。
冬夜,驿站中最好的一间上房中,炭火在门边上烧的很旺。屋子里也是温暖如春。
这里离长安很近,驿站的驿卒虽然接待过过不少南来北往的官吏,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但听闻来的是冠军大将军,还是战战兢兢,殷勤周到中,却带着失措和惶恐。
驿站中什么都不缺。到了晚间,驿卒们还从外间拉来了几个农妇,宰了一只羊,炖了两只鸡,饭菜准备的颇为丰盛。
而且,还有两个年轻的女子侍候女眷洗漱。这天寒地冻的,也难为了这些驿卒能准备的如此周到。。。。。。
吱呀一声,赵石顺手推开窗棂,寒风立即扑面而来,赵石深深吸了一口外间的寒气,望着外面幽幽的夜色,精神不由有些振奋。
回想这些年奔波来去。每一次回京,烦恼都不会少了。。。。。。。。
第一次,是随景帝入长安,可以说是带着满心的杀机而来,不过那一次,动机却最为单纯,而且,站在长安城的城墙之上,漫观长安胜景,那一幕,多少年过去,也如在眼前。。。。。。。。
接下来,好像应该就是大秦第一次东征了,为帅的是景帝的兄弟,魏王李玄道,那一次,让他真正的见识到了战阵杀伐的场面,千军万马,对阵疆场,往来厮杀,着实让人开了眼界。。。。。。
而那一次,也是他最任性的一次,入吕梁,北上草原,在鞑靼草原呆了多半年,之后回京,皇位之争尘埃已然落定,景帝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那个时候,他是被如今的太皇太后派人带回京师的,到也不算担心,立下了不少战功,又有太皇太后作保,加上位置也不算太过惹人注目,就算功过相抵,也算不了什么。
果然,回京之后,受了些斥责,官虽没升,却晋了爵位。
之后好像就是作为钦差出京入蜀传旨了,接着几经波折,几乎就是九死一生,才立下了平蜀大功,还没有回京,其实就已经是加官进爵,什么都有了。
但那次回京述职,想的也就多了起来,回来长安,一路之上,皆是心事重重,丝毫没有得胜还朝的喜悦之感。
果然,景帝也没让人失望,直接就是一个羽林中郎将的虚衔把人打发了,之后滞留京师,几乎没有再领兵出京的机会了,景帝疑忌之意,在那个时候已然是越来越明显。
再之后,便是秦军第二次东出潼关,好在,猛虎武胜军已经成军,渐渐露出峥嵘之意,调猛虎武胜军参战,实际上多少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在里面。
猛虎武胜军留在京师重地,一家独大,对许多人来说,都构成了威胁。
之后,他率猛虎武胜军北渡黄河,进入河中,与金人连场激战,尤其是最后太原府一战,重创金人太原守军不说,还尽歼大同守军最精锐的虎卫军骑军,可以说,那一战为后来北上河东,收复河东汉家故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让他再在河中呆上一年半载,其实不用动用大军,只河中兵马,便足以攻取太原,大同重镇了,能为大秦省下无数人力和物力。
但可惜,景帝的疑心病又犯了,又一次迫不及待的招他回京,那一次回来长安,路途之上,他根本不敢闲着,紧锣密鼓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