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 出场(1/2)
忽然间,秦晓晓站起身来,琵琶之音就此断绝。但见她双手捧胸仰头望月,开口唱道: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秦晓晓的歌声已经不在是之前的低沉之音,而是浑厚高亢,略带悲怆。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人情未必看承别。”
唱到‘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这一句时,嗓音既高且远,仿佛如一只羽箭射向云霄之中,羽箭往上之力不竭声音越转越高,永无尽时。当此之时,当真如魔音灌耳一般,所有人耳鼓振动,面露惊骇。有人双拳紧握,龇牙咧嘴的瞪着台上,生恐那声音从云端坠落一般。
秦晓晓高亢的歌声终于慢慢的变弱,像是云中飞鸿,渐渐渺然而逝,不见踪迹。众人屏息凝神不敢稍动,片刻后,秦晓晓低下头来,以低沉之音唱出了最后一句。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归时说……”
这之后台上灯火湮灭,明月照耀之下,秦晓晓俏立台前不动,身影落寞孤寂,意兴阑珊。
即便四下里一片寂静,台下百姓们的脑海中依旧回荡着秦晓晓的歌声,久久挥散不去。
“啪啪啪。”有人鼓起掌来,台下百姓们这才反应过来,一时间掌声如潮,彩声不断,欢声雷动。
评判席上一片骚动,若说第一首得益于词曲精妙,却未能完全展现出秦晓晓的歌艺的话,那么第二首则充分展示了秦晓晓歌艺之精。秦晓晓甚至舍弃了乐器的伴奏,这正是最难的一点。要知道清唱其实是最难的,很多歌艺大家也不敢轻易的清唱一曲,因为没有了乐器的衬托,很多嗓音和演唱中的弱点也会被暴露出来而且会放大。
而且没有了伴奏的烘托,清唱想将人带入曲中意境之中是极难的,俗话说清唱难成曲,便是此意。所以几乎很少有人敢于尝试清唱,且在如此重大的场面上。然而,秦晓晓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的很完美。更不要说她最后的那段高音了,那是真正的遨游于九天之上的高音,飚上九天之中,似乎尚有余力。难得的是,如此高音却并不刺耳,但却真的有一种碎杯裂帛的感觉,很多觉得身子都被这高音穿透了一般,故而在歌声停歇之后依旧挥之不去。这便是所谓的绕梁三日之音吧。
林觉于花船之上听到了大半,他很惊讶,他倒并为秦晓晓的歌艺所惊讶,因为他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秦晓晓必是有些本事的,否则也不会名气响亮,且被选来参加花魁大赛。林觉惊讶的是她唱的第一首曲词。虽然林觉刚才忙于跟众人解释说话,故而只听到了后面几句。但那句‘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的词句却是再熟悉不过了。那是北宋名妓严蕊所作的《卜算子》,流传后世的一首佳作。
然而此时身处的是大周,五代十国之乱后已无大宋,历史进程早已改变了道路,关于北宋的人物事件早已湮灭。林觉做过对比,大周建国百年,什么欧阳修范仲淹晏殊寇准这些有名的人物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甚至连一个同名同姓的都没见到过,怎地会有严蕊的这篇《卜算子》问世,难道说这首词便是这位秦晓晓所作?
就在林觉苦思铭想之时,重新出场的赵子墨给出了答案。
“好词好曲,意犹未尽啊。到现在,老夫耳边还回荡着秦姑娘的歌声。各位,教诸位知晓。适才秦晓晓所唱之曲乃是我大周宫廷乐师裘永年所做,裘大师之名想必诸位都知道吧。”
众百姓不禁轰然,这裘永年是大周继唐玉之后的后起之秀,于音律谱曲上极负盛名。数年前被召入宫,专事宫廷乐律之职。当今天下流传的诸多曲谱之中,便有不少是他的佳作。没想到云水阁居然请来了裘永年前来助拳,当真不可思议。
裘永年在云水阁花船船头站起身来,朝着百姓挥手。这个人瘦瘦小小其貌不扬,若是在街头遇见,谁能知道他是极负盛名的音律大师?
“秦姑娘刚才所唱的两首词,均出自于青年才俊之手。第一首《卜算子》乃大名府名士宋安平所作,第二首是出自京城文坛新秀辛去病之手,乃是一首《满江红》。众人也该听出来了,二人风格迥异,一清丽婉绝,一雄浑沉厚,一样的才气惊艳。这两首词当可称为今年词坛佳作了吧。”
赵子墨说话之际,百姓们的目光投向云水阁花船船头,两名青年起身拱手,挥手致意。百姓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周朝不断涌现的才俊之士们是很受人尊敬的。这两位虽然名声寂寂,但毫无疑问,今晚之后他们将名满天下。这也正是花魁大赛吸引了很多文人名士前来参加的原因之一。
林觉皱着眉头想着这两人的名字,心里搞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时空的错乱导致了很多事的不可捉摸。自己所熟知的一些事情湮灭无踪,但总是有些奇怪的蛛丝马迹出现,又似乎和自己知道的那个宋朝大有瓜葛,着实让人疑惑且迷茫。
不过林觉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去多想,因为第四场结束之后,便是群芳阁要出演了。忙活了几天几夜,花了那么多的人力财力,费尽了心思,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现在该是见真章的时候了。林觉的心里也很是紧张,林觉不得不承认,今晚的花魁大赛比之去年助望月楼的花魁大赛要艰难的多,心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