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倾城之战(1/3)
第一道曙光,穿透云层,在风云变化中,射到了钜鹿的城墙上,成为光亮的一点,让人的眼睛无法正视。
继而,这点光芒慢慢扩大,终成为光亮的一片,将整个钜鹿都覆盖在里面,只有几处还在黑暗中,县衙就是一处。
一名年轻男子,在晨光初启的时候,从远处走来,又走进了城门,进到了钜鹿城内。
他背后背着一架七弦琴,琴身足足有半人高,不知道为什么,相比其它的古琴,这七弦古琴显得更加宽,更加长。这琴,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再加上这名男子穿着的宽大儒袍,浑身散发出种高雅洁然的气质,看起来的确很有味道,很像是一名名士。
因而,那些城门的守城兵士,并未上前来盘查,任他走入城中。
“老李,县尉大人要我们好好盘查过往的来人,你为什么就放他过去了呢?”一名刚入伍的新兵,迷惑的问着身边那明显年老的士兵。
“你懂什么,这人一看上去,就像是读书人,就算出了乱子。他能拿剑?还是拿那把琴起来砸人?”年老士兵干笑了一声,缓声说道。
“对哦,老李就是老李。像这种读书人,我一拳就把他砸趴下了,还怕他怎么样。”新兵兴奋的捏紧了拳头,叫囔道。
老李笑看着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兵蛋*子,丝毫没有笑话新兵的意思,他看着充满稚气的新兵脸庞默默回想着自己年青时候的样子,自己当年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啊。只不过人生并不如他所想,他以为他可以驰骋沙场,最后凭借着军功成为一名军官,可终究他到现在还只是一名守城门的士兵。
就在他们谈话不久过后,这个明显身体不行的读书人,拉风的走过几条街道,选了一处县城中央处的酒楼,选了个临靠窗的位置,施施然的坐了下去。解下背上的琴,男子叫来小二,叫了一壶酒,几样小菜,吃了起来。他的眼睛没有离开过街道,身形依旧是那么略显单薄,但是他那很锐利的眼神在观察着行人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地方。
这个秋收的时节,原本钜鹿县城里面,也有许多农民,应该也会抓紧现在的时间,开始秋收。可是连连几个月的干旱,可以说已经是颗粒无收,已经让他们对种田养活家人再不富热情,也对朝廷不再那么敬畏了。
“相公,你真的要去吗?”穿着简单的农妇,正在家里问着刚刚要走出门的丈夫。
“大贤良师法旨上说了,只有这样子,才能过上好日子,难道你想让狗娃和我们一样,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吗?”丈夫停下脚步,站在门前,对着屋内的妻子充满愤懑的说道。
这对夫妻所在的屋子,可以说不是房屋,而像是废墟,墙壁上,屋顶上,都破了几个洞,在墙角,破烂的床铺上,一个小男孩还在睡着。屋子中央,放着着一座香炉,香炉中插着几柱香,几缕烟正袅袅生气,在正中挂着的那幅张角画像的头上盘旋,环绕。
“我也去吧!”妻子望了那正在熟睡的孩子一眼,突然重重说道,提起了放在墙角的镰刀,走到了丈夫身边。
“爸爸妈妈,你们去哪里?”熟睡的孩子听见响动,睁开了仍然朦胧的双眼,看着站在门口的双亲,显得十分迷惑。妻子慈祥的笑了笑,从怀中摸出了一个馍馍,仍带着一点温热,但其实上,这个馍馍已经硬到不能再硬了。
将这个家里仅存的食物放在床头,妻子摸了摸儿子的头,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她轻声说道:“狗娃,你好好睡着,饿了就吃馍馍,先用口水含软了再再吃,渴了就喝点水。我们晚点回来。”
说完,把那明显薄如布的棉被往自己儿子身上提了提,又捋得平整了,妻子这才起身走到了门口。两人不舍的望了儿子一眼,丈夫用另一手宽阔的臂膀抱着妻子,一手拿着锄头,两个人在晨光触到这里的时候,终于抬起发硬的脚,在腹中饥饿没有减轻的时候,离开了。
城北的老王,喝下了锅中的米粥,那是最后几十粒米,他清楚的数了几遍,正好四十粒。添加了一瓢子水后,经过了等待,老王终于吃上了这一顿,在三天中,唯一算是饭的饭。先喝了三口粥水,舒服的呻吟一声,老王一口将这稀得不能再稀的稀粥吃下肚子,满意的用舌头舔了舔嘴角,将沾在嘴角的那粒米纳进了嘴里。
老王又用舌头,在破锅里面****锅底残余的几粒米,做完这一切后,他摸了摸用水装得滚圆的肚子,全身恢复了一丁点力气。提着破锅,老王坚定的走出这一半暴露在天空之下的破房子,老眼望着蓝色满天,金黄的阳光照耀,落下了几滴浑浊的泪水。
“黄天,黄天…”喊着这一个词语,他提着这一个破铁锅,离开了和铁锅同样破烂,不像是家的家。
“倾城,倾城之乱啊。”
男子看着窗外平静,却不平静的街道,叹了一声。街道上,小商小贩们,收起了摊位,和那些提着农具的农民们一般,走向了县衙。
小孩,青年,老人,男人,女人,各个年龄段都有,他们眼中,没有半分畏惧,踏着坚定的脚步,看着那发黄的天,呐喊着,冲进了县衙。拿着简单,随处可见的武器,他们和那些顽固的衙役混战起来。混战里面,老王趁着人多,在衙役不小心的时候,拿着铁锅给了两名衙役后脑勺几下。看着原本作威作福的衙役痛叫一声,脑袋上流满了血倒在地上,那原本赖以为生的破锅凹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