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六章 老板不值钱(1/2)
由于在临潼玩得十分尽兴,自然也走了不少路。两个男倒也罢了,两个女人还是觉得有些累了,决定就游附近的钟鼓楼,中午还能回酒店补个午觉。
“果然是娇气了点。”向雪对自己的体力有些不满意。
“昨天我看了一下微信运动,咱们走了差不多三万步,能不累吗?”陈欢为自己的体力不支找到了完美的理由。
“才两三万步啊!”向雪侧头看着卫哲东嗔怪,“跟着你变得有些懒了,以前三万步也不算什么呀!我念书那会儿打着三份工,为了省钱,赶得及走路抵达的地方还不舍得坐地铁。昨天我们就是玩儿,那三万步也是闲庭散步似的走出来的,怎么就觉得累了呢?”
“不会吧?我看你教养很好,也不像是需要打三份工的人哪。难道你是非得去体验一下生活?”陈欢狐疑地问。
“我父亲去世以后,有一段时间我生活得十分艰难。”向雪大大方方地解释。
曾经的落魄,并不算丢人。
陈欢倒没有鄙夷,而是一脸赞叹:“真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几人不太走心地看完表演,等到正式散场,随着人流出来,果然门口有着无数的私家车正在兜售生意。
回程的路上,开始计划明天的钟鼓楼之行。
“钟鼓楼不算什么稀罕的建筑,我们可以先去华山。”秦尚对华山情有独钟。
“谁说的?虽然各地都有钟鼓楼,但是西安的钟鼓楼却尤其出名,几乎与大小雁塔那样成为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所以,哪怕我们并不太感兴趣,还是要去瞄一眼的。重点是咱们就住在钟鼓楼的旁边,这个景点怎么可以不去?”向雪反驳。
何欢小声说:“最重要的是今天太累了,我估计明天爬不动山。”
老板的话还能反驳一二,可是自家女朋友发了话,只有乖乖地听着的份。
“既然累了,那我们就去钟鼓楼看看吧,权当休息一天,养足了精神再去华山。”
相对于鼓楼来说,钟楼的规模更大。于是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四人就约好了一起前往钟楼。其实主要是向雪和何欢相约,两个男人倒宁可各走各路。
“西安钟楼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通高36米。其实初建的时候并不在现在的这个位置,而是在一公里外的北广济街口迎祥观。除了重建基座外,钟楼的完全是原样原件。”秦尚介绍得不那么起劲。
“让我纳闷的是,当年明太祖明明定都蓉城,为什么蓉城的那座钟楼,还比不上西安的呢?怎么说也是天子脚下,论形制规模就应该是最大的才对啊!”向雪疑惑地问。
卫哲东接口:“应该是从军事要塞或者实用性的方面来考虑的,没有研究过文献资料,还真想不明白其中缘由。不管怎么说,西安的钟楼因此而名闻神州,比蓉城和京城的名气都要大。”
“咦,原来只有两层?”向雪走上楼梯,又觉得很稀奇了,“我刚刚在外面看的时候明明是三层的嘛,难道是我眼花了?要不再出去确认一下?”
“好像我看到的也是三层。”卫哲东失笑,“你还年轻,放心吧,离眼睛老花还有一段距离呢!”
“好吧,古代的建筑风格真是多种多样。”向雪做了个鬼脸,“我们先去看景云钟,再下来看这些精美的浮雕,还是有点艺术价值的。”
“嗯。”陈欢把目光收回来,微笑着点头。
“据说除夕晚上我们听到的中央电视台传出来的跨年钟声,就是景云钟敲出来的呢!”向雪笑嘻嘻地说,“甭管其他,就这一条就值得前来观摩一下。”
“而且还是唯一由皇帝撰写铭文并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和兵马俑里的青铜马车、陕博的皇后之玺,都是国宝级的文物,禁止出境展览的。”秦尚的功课做得很充分。
“能够在自家土地上看到自家的文物,这感觉怎么就这样好呢?”何欢笑弯了眉,显然是真高兴真自豪的。
“咳咳。”秦尚清了清嗓子,慢吞吞地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景云钟,并不是原来的那只钟。准确地说,其实这只钟吧,就是一个复制品,还是上世纪末才建造出来的。而新华夏成立的那年,放在这里的也不是景云钟,而是大铁钟。”
向雪震惊:“啊?搞了半天,我们上来只能看到复制品?那原来的那只钟呢?难道是因为太过珍贵,所以不对外展出?”
“那倒不是,民国初年的时候,景云钟就移到西安南院门的亮宝楼陈列。后来抗战爆发,景云钟被运到西安的郊区埋了起来,直到一九四九年,景云钟才回到西安。不过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景云钟没法再运到钟楼,所以就只能放在碑林博物馆了。”
“啊,那我们下午就去碑林看钟呀!”
“原来的大铁钟,也是明朝的旧物,重达2500公斤,现在被收藏在西安博物馆。”秦尚解释。
“没关系,我们看到景云钟就行了。”向雪喜孜孜地说,又问陈欢,“对吧,欢欢?”
“没错。”陈欢抿着唇笑。
“虽然只能看到复制钟,不过这里的视野很好。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呶,还有鼓楼,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四条大街的车流量不小啊,很显然其中蛮大的一部分是游客。”向雪站在钟楼上俯瞰,还不忘记发表评论。
“足以见证这座古城的西北重镇地位了。”陈欢也接口。
“不过,我觉得钟楼的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