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亮相春晚(4/6)
么也想不到,他们短短几分钟的演唱会成为2003年晚会上的一个可爱的亮点。在人们厌倦了晚会专业户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之后,焦头烂额的策划者们终于将目光转向了广大人民群众。不过,这一家子能够走进门禁森严的央视大门,绝不仅仅因为他们写了一首歌,丈夫的留美归国和妻子的台湾同胞身份,才是他们从亿万个家庭中脱颖而出的真正原因。不过,从节目的时间长度和时段安排上看,从4000首歌曲中跳出这么一首,与其说是央视对于十三亿电视观众的一次眷顾,不如说是一次不算慷慨的施舍。从大的方面讲,从一九八三年至今的联欢晚会与其说是普天同庆的仪式,不如说是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大腕明星们的自娱自乐。而普通老百姓,在大多数时候,则更像是踮起脚尖观看大户人家操办喜事的无关紧要的看客。而如今,陈锋当然也算是大腕了,不过,他便没有打算让自己做为春晚专业户。连着两部好作品之后,接下里的是相声《今非昔比》,这个相声只能说非常的一般,而且里面说的太夸张了一些,哪个农民开着宝马?挂着俩等离子?很显然这个相声完全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实际。
这个小品之后,接着也是今年这场晚会最大的一个亮点之一杂技《化蝶》,当杂技美到了让你忽略它的肢体技巧,只是静静感受它带来的张力和心灵震撼,杂技似乎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仅著眼于视觉冲击的“技”,而是融合了中国文化气魄和西方美学理念的高雅艺术了。吴正丹和魏葆华表演的《化蝶》,就是在如泣如诉的“梁祝”旋律中,展开了这样一幅如诗如歌如流水的画面。诞生于40多年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造了那个喧嚣年代的奇迹,成为跨越时代和国界的音乐语言,今天的杂技《化蝶》,也一举摘取了世界杂技比赛最高奖“金小丑”奖。它们受到大众欢迎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些摒弃自己本国文化,反而一味的去赶英超美学习小日本文化的行为,显然是一种非常愚蠢的缘木求鱼的做法。其中国内最为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大范围的普及英语教育,大学、中学不算,还直接从小学、幼儿园抓起了,与之相反本国的文化教育《语文》却渐渐受到了冷落,若是长此以往的普及教育下去,再过一两代,不用说他们古文看不懂,就是连中文会不会写的标准,也很成问题了,这样做的最坏的结果,就是让中国人都变成了“美国人”和“英国人”,说的写的都是洋文,吃的是西餐,一直这么普及下化失去自己应有的一代代的传承。
而这个杂技无疑非常直观而震撼的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博大精深的一点而已。在原来的历史中,这个精彩的杂技《化蝶》,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优秀节目的评选中,它被授予特别奖,比之一等奖更高一级。
之后,歌曲《快乐的人请鼓掌》,非常一般,接着的是本届春晚的重头戏之一黄宏的小品《足疗》,这个小品只能说中等水平,小品中牛莉就跟没有见果世面似的,高兴的满场蹦,另外满屏幕就一大脚丫子,让人稍稍感觉有趣。
这个小品结束后,是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这首歌是首老歌了,反响自然很一般,值得一提的是舞台挺美,水幕象笼子一样圈住了林忆莲,不过,大过年的,林忆莲却还穿着黑衣服上台,难免有些让人觉得有些碍眼。
随之的就是李咏这位主持人的所谓魔术表演时间了,声称要选出最漂亮的央视主持人,最后选出的结果却是他本人,实在是有够恶的。
其后是戏曲《梨园闹新春》,陈锋虽然对此不感兴趣,但从一个纯外行人的欣赏眼光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此后的是小品《都是亲人》,对于这个小品,喜欢着有之,讨厌者也不少,而陈锋就是在讨厌者之列。郭达、蔡明几个老搭档演的还行,就是那故事也太假了一些,离人间烟火太远。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春节联欢晚会从中央电视台的内部联欢会变成了全中国老百姓在除夕之夜共同关注的耗资巨大的年夜饭,从此,这桌年夜饭由于夹塞了太多政治意味而开始变质,由于承担了太多娱乐之外的社会功能而开始变味。今年的这个小品就是在这样的需要之下诞生的产物。整个节目情节荒诞,台词设计粗俗不堪,故作惊人之语实则缺乏基本的美感,剧本构思严重违背人们的生活现实和心理逻辑。从这一点上说,这是典型的闭门造车式的央视小品。小品将一个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作为戏剧冲突的核心,这无疑成为这个小品设计上的硬伤,一个残疾人不合理性的行为带给我们的应该是同情和怜悯,而不应该是供人取笑的娱乐效果。
其实导演的意图是想通过这个小品表达关怀弱势群体的美好愿望,这样的初衷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有必要提醒创作人员的是太多的教化功能只能是艺术创作的死敌,在政治搭建的小房间里,在舆lùn_gōng能的威逼利诱之下,艺术创作只能供出一份冠冕堂皇却平庸乏味的答卷。纵观二十年来的联欢晚会,抛却了太多政治说教的小品,比如陈佩斯的《正角与反角》,赵本山的《卖拐》都令人难忘,相反的好作品,却一个没有。
在两首歌后,是不少观众期待已久的《激情依旧》小品了,表演者是去年国内热播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