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再回天地(1/2)
.630book.,,,
眼前的心儿并非虚幻,有形有神,身心亦存,在这一方天地之中就是真实。》,只要陆正原因留在这片天地,那就可以永远跟心儿在一起。不仅如此,就如心儿所说的一样,在这一片天地之中,一切只会顺从陆正的意志之变化。陆正被人称为天地之主,如果按照一般修行人或者凡人对于天地之主四个字的想象,只怕更接近这样一片天地,因为陆正可以在其中随心所欲,化现为实。事实上,这就是自成天地在天地之外展开,也就是修行人进入脱天境界所能达到的诸物不及。
所谓诸物不及,也就是修行人完全能够独立天地之间的万物而存。不管是人间凡人也好,修行人也罢,只要是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必须得万物之养而存活。凡人之饮食就不必说了,修行人到达一定境界虽然可以辟谷不食,但是却也需要炼化天地之间的灵气为己所用。哪怕修行再进,不再依赖天地灵气,但其肉身仍旧是万物之一,想要从万物之中完全脱离,可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就不是自足与否了,而是肉身本身与万物的牵绊。
只有到达诸物不及之境,也就意味着修行人可以真正离开,到达天地之外,随造化之力自赋形神。但是,在天地之间生成的肉身,还是需要留在天地之间,是不可能带出天地之外的。修行人要想出离天地,必须能够做到完全的炼化自己的肉身,得形神相合之妙的极致,也就是形即神化,神化即形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出天地而不丧自身之形神。
但是在修行界之中,却有种种异常之法让修行人达到出天地的境界。比如有一些修行人并没有形神之妙的极致境界。肉身难以完全炼化,便干脆以法术直接烧化了肉身,专修其神,之后反过来修成神之妙化。如此一来,自然也能到达相同的境界,只是当中凶险以及变数字就加大了许多。
不管怎么说。此种自成天地正是修行人从知道境之中的随身洞天进一步的成就,始于虚,终于实,脱天之后更可以在天地之外展开,成为修行人随心自得之天地。在漫长的岁月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修行人都求证了这样的境界,进入了在天地之外展开的自成天地之中,度过漫长的生涯。在凡俗之人眼中,可以说这已经是修行所得之极致。
但这种天地是真实的吗?只能说。不能以真实而言,因为对于在天地之外展开这等自成天地的修行人而言,这就是真实的。但是对于其他的修行人而言,却完全就是不存在的。因为其他的修行人根本不得其门而入。
怎么理解这种情形?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此展开的自成天地,就好比是凡人的一场美梦,一场自己可以任意做主的美梦,可以在梦中呼风唤雨。无所不为,但是却绝不可能让别人也进入他的梦中。同享这种美梦。其他之人出现在这个梦中的唯一方式,那就是做梦的人以心念化入。只是这样一来,当然不是真的进入了,不过是做梦之人的心像化显罢了。
眼前的自成天地可不同做梦那样虚无,醒来之后便是空幻。这一切可都是真实的,只要陆正继续展开这片天地。那一切就不会消失,与在天地之间无异。但是这等境界,毕竟只有诸物不及,尚未达到诸法不及。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这展开的自成天地之中并无任何属于陆正本身自创的天地之道。这一片天地之中的一切都是来自于陆正本身从原来的天地之中的见识和变化。也就是说。这一片天地之中的万物变化和运转,就是原来天地的天地运转之道,并无一丝其他的差别。更有甚者,这一片天地所能生成的万物,也不可能超出原有天地万物变化之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自成天地,不过是原本天地的倒影而已。
万物变化如此,同样的在其中的人也是一样。以眼前的心儿为例,她并不是心儿但却也不能说不是心儿,是心儿留在陆正身心之中的影子。事实上以陆正和心儿的相契,加上在了雷泽之中,两人一起炼化九霄神雷,之后又在率意山一同炼化天命花。这个心儿和原本天地之间的心儿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两人的心意实在太过相通了。
这就是诸物不及已达,却不能达诸法不及之境,所以这样展开的自成天地的源头还是在原来的天地之中。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诸法不及之境,那这一片天地才能有自身运转之道,才会有与原本天地所不同的万物诞生。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其中有一个悖逆之处,那就是既然陆正本身是出自天地,因天地之道而成就,又如何舍弃天地之道而成就呢?这等于是以我至于非我,那到达非我之后,所成就者又是谁呢?另外一点,很多修行人并没有在到达这一步的时候继续让展开的自成天地再进一步,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并没有意义。修行展开自成洞天,乃是一种境界的求证,并不是修行的真正目的。继续将这自成天地修炼而接近原本的天地,也并非求证诸法不及的途径。因为如果是要获得这样求天地,那还不如待在原本的天地就可以了,何必需要炼化自成天地呢?
而且就算自成天地有了自创之道,也有了原来天地不同的变化,在这样的自成天地之中,身心都将获得极大的解脱和自由,但却并非真正的大自在之境界。只要还有因缘牵扯,到了一定时期,修行人还是会被牵扯入因缘之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