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看客们的反应(2/3)
估算了一番对面火炮的射程和密度,心中暗想:“或许我应该再跑一趟中国,或者能够弄到一些令人愉快的新东西。”他想到杨浩对德国的异常宽松态度,明显比对英美法俄等国要偏向。这一年多来,德国虽然花了大价钱,却也买回来了急需的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可以期待的在一年之后,德意志帝国将拥有欧洲最先进的工业设施。那包括钢铁冶炼、机床制造、水压机和龙门吊等基本装备在内,足以保证德国抢先搭建起能够建造三万吨级战舰的船台和一应材料配件。
美中不足的是,杨浩坚持不肯提供他们最想要的大口径无缝钢管技术。这些相关技术。直接决定了压力锅炉的蒸汽温度和气压,决定了蒸汽机或者汽轮机的做工效率。甚至更进一步,可能还会影响到大炮的制造。
即便已经买到了样品,大略分析出其中的成分。然而真正想仿造出来,绝对没那么容易。可以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当然德国人并不知道,这些先进工业技术的成果,根本不是这时空能制造的。杨浩全都从本世界定做后弄过来的。其中还涉及到关键的焊接技术,也是一概不给提供的。德国人不得不跟英国佬一样用螺栓紧固,这显然要差一截子。
这一次的中日战争,同样可以看作是世界各大工业国的综合实力展示,德国人期望中的头彩没有得到,反倒是让中国人狠狠的表现了一把。因此,弗雷德里希非常希望借机会得寸进尺。
心中思忖着,他下意识的转头看另一边的英国人,猜测着对方是不是也存着跟他一样的心思呢?
比起刻板教条的德国人,另一处的英国佬要稍微轻松一些。以海军少将杰里科为首的英国观察团。汇聚了许多名海军军官,最年轻的是只有26岁的戴维.贝蒂少校,一位被海军上层非常看好的年轻俊才。
这时候,他们一堆人穿着洁白的海军军装,带着白手套的双手抓稳望远镜,朝着海面上正徐徐开火的两条“登州级”驱逐舰不停地观察。
年轻的贝蒂少校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调门略高的叫道:“我敢向上帝保证,中国人的这种新式战舰必将成为海军必不可缺的战斗力!瞧瞧它的线条,那么优美动人!那高高扬起的舰艏足以适应最恶劣的海况,我希望能尽快的指挥这样一条战舰。用它来投入最激烈的战斗!”
杰里科少将对这位急躁的年轻人略微有些不悦,出声敲打他:“请注意你的言辞,少校。你现在的任务是尽可能的收集情报,究竟那些战舰的性能好与坏。需要经过最专业的工程师设计师计算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稳重的少将与年轻的少校简直是两个极端。并且作为一位谨守传统的海军将领,他非常不看好这个年轻人打破纳尔逊时代传下来的规矩,非皇族乘员担任海军军官,居然升职如此之快,太超常规了。
当然少将阁下还不知道,眼前这位固执而急躁的年轻人。将在39岁时升任海军少将,成为一支舰队的司令,同时也是一百年来晋升最快的海军军官。
戴维?贝蒂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他不以为然的撇撇嘴,双眼放光的仔细看清海面上驱逐舰的射击动作。在浓烟急骤腾起之后,他迅猛的扭头看向右后方的战场,几乎跟随了整个弹道的跨越时间。
当他看到炮弹精准的砸进一队正在闷头前冲的日军之间时,忍不住惊叹:“精准到可怕的炮击!更令人惊讶的是,两门同时发射的火炮之间,居然没有形成太大的相互干扰!这是不是能说明,中国海军其实已经掌握了多联装炮塔齐射时的扰动问题?怪不得他们会使用三联装的炮塔!”
杰里科少将这次没有马上批评他,皱起眉头来顺着话头思索,越想越觉得可能确有其事!
英国海军辉煌数百年,积累的经验全世界无出其右者。这几年的多次远东海战中,各国总结出来一系列的全新海战战略战术。
其中,对于大口径多主炮战列舰的应用,英国已经有了相对成体系的战术,毫无疑问的,拥有多门主炮战舰的齐射打击,是必备的技能。这需要客服大炮开火时,炮口风的相互扰动,还有大炮后坐时造成的舰体横摇等等。
各国不是不知道三联装炮塔的好处,可奈何他们暂时没有办法解决相互扰动问题。目前来说,双联装炮塔是最为合适的构架。不但能够让战舰同时打击多个目标。也能从建造角度上节省相当的工程量。
以往的几次海战中,各国得到的情报含糊不清语焉不详。今天他们却可以直观的看到,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舰船开火时的细节,收获巨大。
杨氏海军出品的战舰造型都很相近。无论驱逐舰还是巡洋舰还是战列舰。都是大比例长舰体,飞剪艏高干舷外飘甲板低阻船身,外带椭圆的巡洋舰艉。这无疑是为了保证超过三十节高航速下的优越性能,还兼顾了高速短距离机动回转时的舰体平稳,适应全球各种糟糕海况等等。
来自21世纪的成熟技术的综合体。导致远远地看起来,仿佛从两千吨到三万吨的战舰都是用一套图纸逐级放大的。
至少在英国人看来,真的是那么回事。
瞧瞧那四四方方的舰桥,看看那融合桅杆,包裹在舰岛中的烟囱,结构不明的空旷舰尾,无一不现实出一种异样的整齐美感。
英国大师威廉.怀特爵士曾一度怀疑,这是一位设计师的作品。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