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朱由校的危机(1/2)
李自成在被王兴赶出陕西之后,得到喘息之机,在刘宗敏的建议下,迅速攻占了豫南重镇——南阳。
攻占了南阳之后,李自成先后接纳了河南籍举人李岩、牛金星和来自陕西的道士宋献策,这三人组成了他最基本的文臣班底。
李岩给李自成的建议是“均田免赋”,牛金星的建议则是“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而宋献策则长于阴谋,他建议“占地盘,设官守土”,并编造谶言:“十八子主神器“。
宋献策逃出京城以后,回到陕西隐居,后来见风声松了,这才出来游历天下。在河南遇上牛金星以后,两人相谈甚欢,意气相投,决定趁天下大乱之机,择主而保。
李自成进入河南之后,宋献策想起师父的话,“见星则兴”已经灵验,而“见成则成”是不是应在李自成身上呢?
他把自己想去投李自成的想法一说,立即得到了牛金星的赞同。
牛金星也算是狠人,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变卖所得和宋献策投了李自成。
李自成听取了三人的建议并迅速组织实施,使农民军有了夺取天下的奋斗目标,而且他个人的威望得到了空前提升。
不得不说,这三个人提出的政治口号和军事主张,是非常正确的,是适应当下的形势的。宋献策提出的“占地盘,设官守土”的主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李自成想当流寇的思想。
只不过,他选择的地方不对。河南地处中州,是个四战之地,要想在这里发展壮大,是根本不可能的。
对于来自于陕西王兴的威胁,宋献策是非常忌惮的,如有可能,他是绝对不敢跟王兴对上的,原因就在于师父的那句“见兴则亡”的偈语。
不过,他觉得王兴虽然厉害,但毕竟是朝廷命官,朝廷不会容忍他割据一方的,时间一长,朝廷肯定会有动作。
基于这样的判断,他才敢于出山辅佐李自成。不过,他给李自成定的策略是“立足河南,徐图北向”,意思是从河南往北发展,待形势有变,就取道山西、山东,直取京城。
他的建议得到牛金星和李岩的赞成,李自成大喜,立即封宋献策为大军师,随军参赞军务。
既然提出了“均田免赋”的主张,那么大军的粮饷只有依靠劫掠,这样一来,河南之地的士绅土豪可倒了大霉了,李自成大军一过,基本就被屠戮干净,财产一抢而空。
……
张献忠等人进入山西以后,迅速攻占了河东地区,他们没有急于往北,而是从运城往东,打下晋城,又从晋城往南,进入河南,一直打下荥阳才算作罢。
此时李自成也以南阳为中心,攻占了驻马店、平顶山、许昌、开封,一路向北,与张献忠等人会师于荥阳。
至此,河南大部落入农民军之手。
与此同时,王进贤在山东也打得有声有色,他在于弘志的协助下,以沂蒙山区为根据地,先后攻占兖州、新泰、泗水、费县,兵锋直指枣庄。
努尔哈赤于天启四年先后灭了叶赫、攻占了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将国都迁至沈阳。辽东经略使袁崇焕据坚城而守,并于天启五年夏,在宁远城下击溃努尔哈赤,取得宁远大捷。
努尔哈赤在回军途中,身患毒疽,不久病死。
皇台吉在与诸兄弟的汗位之争中取得胜利,于天启五年七月继承汗位,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并在沈阳称帝,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皇台吉称帝后,很快就征服了蒙古。后方稳固了,皇台吉野心膨胀,开始琢磨进军关内,谋夺大明的花花江山了。
……
天启六年春。
大明皇宫乾清宫内,天启帝正在召见朱纯臣、张惟贤、顾秉谦、魏广微、崔呈秀等文武大臣,而魏忠贤、王体乾则伺候在侧。
屋漏偏逢连阴雨,关外的事情就已经让天启帝头痛不已,结果中原又大乱,眼看花花江山被清军一步步蚕食,始于陕西、山东的民乱又如火如荼,难以扑灭,他再也无心研究他的木工事业,开始专心于政务。
天启帝已经非常后悔当初得罪王兴的决定了,他现在已经看明白,自己的老师王兴才是真正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而魏忠贤不过是一个阉寺,不识字,无能力,只不过会玩弄权术而已。
当初觉得王兴没有多少能耐,原来那是藏拙啊。现在你看,不但数月间就敉平了陕西的叛乱,还迅速恢复了陕西的民生,如今川陕之地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最令人佩服的是,王兴兴修水利,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问题,天再是大旱,陕西自去年以来,也能实现粮食大丰收。
陕西的粮食丰收,使纵横于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李自成、张献忠等反贼垂涎欲滴,数次想进入陕西抢掠,可王兴早有防备,无论是从武关、潼关还是龙门渡,只要你敢来,我就敢消灭,而且,凡参加攻打陕西的军队,绝对让你全军覆灭。
碰了几回硬钉子,农民军再也不敢西向,转而继续在贫瘠之地抢掠、肆虐。
“诸位爱卿,如今建奴改国号,改族名,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且兵锋甚盛,而辽东诸军兵饷已缺三月,袁爱卿上奏折,言道若不及时拨付,恐有兵变之虞。河南巡抚孙传庭也上奏折,言官军缺饷无粮,兵无战心,士气低落,难以抵挡闯贼攻势。诸位爱卿,为今之计当如何之?”朱由校问道。
“皇上,臣以为,为今之计,除了在江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