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点火(1/2)
这个提议,要是换个人说出来,晏柏舟只会觉得可笑。
汉人衣冠正统,礼乐治国,传承千年,深入人心。在汉人这些贵族士大夫看来,蛮夷就是两条腿走路的畜生,毫无礼法乃至人伦可言。世事从来都该是坏的向好的学,岂有摒弃优点,专学糟粕的道理?
但这句话是叶顾怀说的,所以晏柏舟非常慎重,仔细地揣摩了两遍,动作突然一顿,望向叶顾怀时,就见对方唇角挂着漫不经心地笑,懒懒地举了举杯。
晏柏舟笑了笑,也回了一杯。
他明白了,叶顾怀这是给他指了一条险路。
以晏柏舟的身份,若是不能登上梁国王位,一辈子就只是棋子,下场只有一个“死”。但他要想登基,实在太困难了。毕竟他这个嫡长子的身份,上至梁王,下至梁国重臣,就没几个认的。
想要梁王良心发现,突然一腔慈父情怀,迎接嫡长子归来,纯属做梦。偏偏只要梁王拒绝承认晏柏舟的身份,晏柏舟就始终名不正言不顺。
叶顾怀一眼就看穿了晏柏舟的窘境所在,他不管对方从前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接下来又打算做什么。只告诉晏柏舟,如果碰到这种处境的是叶顾怀,自己会怎么做。
梁王现在不认晏柏舟,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对梁王来说,认这个儿子带来的弊端远远大于能够带来的利益,一旦认了晏柏舟,就相当于给魏国一个名正言顺干涉梁国内政的机会,晏柏舟又没有体现出足够价值,何必冒这等风险?但如果晏柏舟成了魏国的权臣、摄政王乃至魏王呢?
到那时,只要梁王公开承认晏柏舟的身份,两人确定父子名分,就相当于梁王天然就拥有一个制衡晏柏舟,对付魏国的杀手锏。
在这个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年代,父亲能对儿子做的事情太多了,多到一旦晏柏舟成为魏国的无冕之王,只要梁王认下这个儿子,运作得好,梁国把魏国吞并了都不是不可能。
对梁王来说,到那时,他认下晏柏舟绝对是利大于弊,这种枭雄岂会放过如此良机?
但同样,事情若是走到这一步,对晏柏舟也是有好处的。
他所欠缺的,无非是“正统名分”,要是执掌魏国就能白饶一个梁国,这笔买卖对晏柏舟来说,绝对是稳赚不赔。
这等世人想都不敢想的艰难险途,对晏柏舟来说,反而是一旦成功,获利最大的道路。
之前晏柏舟没想到这一点,无非是思维受限,但现在……
叶顾怀把玩着茶杯,轻轻地笑了。
心乱了啊!
很好,正合他意。
叶顾怀虽不知晏柏舟究竟有什么部署,却很清楚,他既然选择跟着晏柏舟一同进入镇南王陵,很长一段时间就会被引入晏柏舟的节奏。
如此一来,哪怕他幸运无敌,武力出众,也很有可能葬身镇南王陵。因为叶顾怀根本不知道晏柏舟真正在想什么,又要做什么,会在哪个关键节点上做出怎样的反应。
凭叶顾怀的本事,想要刺探晏柏舟的想法,虽然有些麻烦,却也不是不能做到。但晏柏舟又不是那些被套话而不自知的蠢货,这等意图窥探他真正目标的做法,必定会招来他的极度警惕。
合作还没真正开始,虽然双方各怀心机,但隔阂这种东西,能少一点,还是少一点的好,所以,叶顾怀用了另一种方式——我用一个更好的“未来目标”,打乱你的大半盘布局。
只要晏柏舟对此动心,计划就不可能不调整,而计划调整……晏柏舟随机应变的功夫当然一等一,但他的手下也有这样的机变吗?
天将破晓之际,晏柏舟一行六十余人,到达了山谷深处的偏僻入口。
该入口位于山谷的湖泊之中,此湖深约五六丈,深处有一极其隐蔽的洞口,潜水穿过一条漫长的,只供一人通过的通幽曲径,就能从暗河冒头,到达镇南王陵内部。
如此道路,也只有内息绵长,精于闭气的武者才能通过。
下水之时,苏七指已经留意到,和静兰完全没有给琴匣套防水油布的意思,顿时明白,该琴匣的材质一定是特殊木材所制而成。
如此木材,放眼全天下也只有两三种,每一种都价值连城。
放到数百年前,这些树木的生长之地必有皇家私军驻守,待得成材之后做帝王棺椁,其他人若敢私用,轻则满门抄斩,重则株连九族。
自打虞王朝覆灭后,五大诸侯这种低调做人,暂不僭越的不算,其他的野路子诸侯多得是妄想当皇帝的,生前要大开后宫,群臣三跪九拜,口称万岁;死后也要金缕玉衣、九鼎八簋、黄肠题凑,规格与天子等同。导致本就极为稀少的奇木被砍伐一空,这些年已经寻不到踪迹。
也就是说,和静兰这琴匣,若是百年前的物品,还算不上什么。可要是制作年代再往前推,又或是往后移,那可就有意思了。
苏七指一边想着,一边从暗河中出来,就看见叶顾怀盯着他们陆续冒头的地方,若有所思,然后问和静兰:“你发现了吗?”
“不能确定。”和静兰回答,“但我们刚才路经的这条道,应该是排水口。”
叶顾怀点了点头,又问:“你注意到方向了没?”
和静兰言简意赅:“下游。”
寥寥数语,苏七指却心中骇然。
晏柏舟也瞧出不对,他知叶顾怀既然明着说了出来,就没有掩饰的打算,立刻问:“叶公子有何发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