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混在大唐》

零点看书网(00kshu.win)

首页 >> 混在大唐 () >> 第六章 一晃三年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win/10120/

第六章 一晃三年(1/2)

三年的时光一晃而过。

武清此时已经六岁半,他坐在那棵小苹果树下,眼中有着一抹化不去的伤感,这一抹伤感总让人觉得这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孩子身上。

六岁,对于一个孩童来说,应该是最好美好的时光,可是对于武清来说,这三年是沉痛的,老兵在一个多月前死去。

三年来武清和张兴变成了爷孙,他时常陪着老兵,老兵也教会了武清很多东西,比如骑马,射箭,还有一些军旅生存技巧,尽管这些技巧很拙劣,但都是老兵的经验之谈。

临终之际,张兴交给了武清三百两银子,也把这座宅院的地契,还有三十亩地的地契交给了武清。虽然武清当初接触张兴就是为了得到好处,可如今却平添了一份让他无法承受的恩情,而这份恩情这辈子也根本无法偿还。

此时的武清,在徐北村也是颇有名气,有“神童”之称,当然武清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水分。更让他想不通的是王百诗已经推荐武清、州学成为生徒,而后得到举荐,武清才有机会参加科举,而后才有机会及第成为进士。当然,也可以一级一级考过去,自学成为贡生,但武清自认没那实力。

武清并没有参加科举的强烈意愿,他只想着快快长大。他很清楚武则天时代的文人是多么悲哀,更何况中了进士就能发家致富?中了进士还要经过多项考核才能被授官,才能领俸禄,而且大唐是不允许当官的经商的。

虽然唐朝等级制度森严,士农工商,商人的社会地位最低,可商人的生活也是非常滋润的。更何况他这个穿越者,有的是办法致富,乐得一个逍遥自在,何必去在官场上争个你死我活,最后尸骨无存。这不符合**丝男武清目前的认知,可世事难料,身在江湖,恐怕也是难由己身。

小苹果树,按照唐朝的叫法,叫柰子。武清知道大个儿苹果那已经到了明清时期才引进了西方的苹果品种才普及的。此时这种小苹果也只能算是西域的品种。如今大唐帝国国富民安,气象万千,虽没有遥远的西方传教士,但与西域诸国印度等国来往密切。可惜这些商人都在都城长安和洛阳,还有就是扬州和泉州、广州这些地方。至于并州文水,不,应该是太原府文水县,(前几年高宗皇帝已经改了。)那肯定是看不到的。想要改良苹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武清只好作罢。

徐北村太小了,这里根本不适合做生意!

武大娘这几年生活稍微好了点,身体变得匀称起来,脸上也多了几分红润,不得不说武大娘是一个美妇。看到武清在院子里发呆,不禁笑道:“娘的小神童哎,娘跟你说的事,你答应不答应?”

武清知道是去县学的事情,武清不想去县学,可想到文水县城去。只是如果不去县学,王百诗也不会支助,更何况这老娘也不会去。只有自己进了县学,武大娘才愿意去县城。

&我答应了。”

武大娘走近搂住了武清,流着泪说道:“我儿进入县学,当好生读书,他日若能中得进士,为娘就是死也能含笑九泉了。”

武清很不明白武大娘为何如此感性,不过还是被这份真挚哺育之情打动,活出第二世的他还能有什么要求呢。

&我不会让娘失望的。”

唐朝的教育自唐初以来制度还是很完善,为了鼓励寒门子弟读书唐太宗设立了各级学府,朝廷设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地方上设立州学、县学,进入这两级学堂的称之为生徒,优秀者便可推荐参加科举考试。

这个时期的科举一般有两种,即常举和制举。其中常举每年举办一次,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另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常举的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府举荐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应考者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因为这两科能够成为朝廷直接选拔官员的后备人选之一。至于制举则是为了搜集专业人才而特设的考试,一般几年举办一次,时间也不固定。

自隋朝创立科举,到高宗皇帝和武后当政以来,利用科举大规模选拔人才。但是自高宗皇帝常居东都洛阳后,各级教育几乎停滞。除了每一年有明经和进士两科依旧举办外,其他科目都基本上名存实亡了。

武清因为“神童”光环被王百诗看中,并愿意支助武清到县城安家,并举荐进入县学,成为生徒。这对于这个时代的寒门子弟来说,进入县学成为生徒,那是非常难得的机遇。

只是武清很清楚自己能有几分能耐,对于儒家那些经典,说真的看着就头疼,更不要说去理解了,而明经科考的就是对儒家经典的记忆,至于进士科,武清更是摇头,除非他真的在治国上有自己见解,不然就论策来说,也是一个头疼脑热的问题。

论策是这个时代对于治国理念和为官之道的论文。武清虽然知道唐朝一些大概的历史,但对于这一时期的士族思想了解真不多。只是身处这个时代,感受到老娘的殷切期盼,他是不是应该也去尝试一下呢。

于是带着这样的疑问,锁上院门,背着老兵张兴三百两银子的遗产,外加王百诗支助的一百两银子,怀揣着一份王百诗写给县学夫子王夫子的举荐信便走进了文水县城。

看着近在咫尺的文水县城,城墙足足有七八米高,显得有

状态提示: 第六章 一晃三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