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序曲(1/2)
骑警自然不会含糊,从腰间掏出警棍与手铐,平静说道:“先生,伦敦实行宵禁制度。如果没有通信证明的话,出现在街道上属于干扰社会治安的违法行为。
现在请您双手手抱头,站到墙角。”
李昂叹了口气,扫了眼骑警的警衔,漫不经心地说道:“好吧,米勒警官,我愿意接受英国法律制裁。
不过你能告诉我,现在伦敦的夜间电视节目是什么么?”
“呃什么?”
从来没有被这种问题问询过的米勒警官迟疑了一秒钟,皱着眉头说道:“无非都是一些深夜脱口秀或者无聊肥皂剧、电视广告而已。”
“是么?那可真是无趣啊。”
李昂无所谓地撇了撇嘴,随着英国政府对娱乐节目的逐渐收紧,伦敦民众能享受到欢乐的渠道也越来越少,所有脱口秀都变成了对大英帝国的吹捧奉承,任何对于高层、对于蕾切尔·罗斯首相的质疑诋毁都不能存在。
“好吧,米勒警官,让我来告诉你,接下来,伦敦将会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宏大盛典。”
他抬起一根手指,指向极远处,那条巴里街上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刑事法院”。
那座古朴、庄严、威严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自15世纪就伫立在那里,可以说是整个英国乃至全欧洲的司法制度发源地。
在刑事法院顶端,坐落着金色的“正义女神像”,她左手拿着天平,右手拿着宝剑,神情庄严坚毅,用工匠之手雕琢出的神性目光,俯瞰着整座伦敦。
“f ”
李昂念诵了一句拉丁文,在骑警困惑不解的眼神中笑着说道,“这是雕刻在正义女神像背后的古希腊法制谚语,意为‘为了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没有闲心接受再教育的骑警不屑一笑,下马,举着手铐来到对方身前,准备将这个满口胡言乱语的青年抓捕归案。
“30秒。”
李昂平静温和地说道:“三十秒之后,遍布全伦敦的防空警报喇叭,将会播放起柴可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1812序曲》,
这首曲子具有独一无无二的深刻人民性,如同平稳波涛一般,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响起,以一种庄严有力的姿态,将每一位听众狠狠攥住,高居于时代之上。”
“什什么?”
骑警的动作迟疑了一下,他谨慎地再次审视了对方一眼,没有急着执行公务。
“45秒之后,随着军乐队加入演奏,乐曲声进入庄严壮阔的顶点,那座象征着欧洲司法制度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刑事法院将会爆炸开来,火光冲天而起,哪怕在城市的最远处也能清晰看到。”
李昂朗声笑道:“刑事法院爆炸的轰鸣,应和着《1812》的每一个鼓点,被宵禁制度驱赶进入房屋的伦敦民众,将会从窗户里探出头来,用胆怯、困惑、惊喜、愕然的眼神,注视着这场巨大的焰火表演。”
骑警有些不安,他的理智告诉他,快点履行自己的职责,将对方铐上,别听这些胡言乱语。然而冥冥中的预感告诉他,也许可以先等一会,应该再等一会,等待着对方所说的时限到来。
骑警忍不住瞥了一眼腕表,慢吞吞地举起手铐,用这种中庸的方式,说服自己去度过这段短暂时间。
滴答,滴答,秒针转动,时间飞速流逝。
30秒,到了。
骑警忍不住抬头望去。
那些原本在二战时期用于吹响防空警报的广播喇叭,已经在漫长的历史中被不断替换,削减,现在已经不是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也无须担心法西斯的铁蹄再次降临。
人们,需要的是娱乐,娱乐,还有娱乐。
所以,落伍的广播喇叭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些东西都是应该被扫进垃圾堆里的历史尘埃——只有最近,罗斯首相为了能随时对伦敦居民进行广播讲话,才下令在各个街头重新安置喇叭。
不由自主地,骑警咽了咽口水。
一根根静穆伫立的喇叭,高昂着头,朝向雾都那星辰稀疏的夜空。
披着斗篷的哈利·波特出现在巴里街对面的居民楼高层,淡漠地扫了眼腕表。
时间到了。
如同幻觉一般的轻微乐曲声开始响起,
先是铜管组的庄严吹奏,高雅、辉煌,庄严壮丽而饱满嘹亮。
然后是打击乐,循序渐进,组成演变,如同一股又一股浪潮将威严气势向上推动。
弦乐组于此上场,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纷至踏出坚定步伐,像一队队坚毅士兵一般,整齐划一地走向战场。
全伦敦的居民都打开了窗户,向外张望。
街头巡逻的苏格兰场警察们,抬头仰望。
高居于豪奢建筑顶层的精英官僚们,从灯红酒绿的纸醉金迷中回过神来,惊愕万分地冲到窗边,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撑着窗沿,用不敢置信的眼神俯瞰着活过来的伦敦城。
“该死!这是怎么回事?!”咆哮声在唐宁街10号响起。
路边的骑警颤抖着,手铐不由自主地摔落在了地上。
他知道要发生什么。
终于,《1812序曲》达到了顶峰——钟鼓轰鸣!炮声响起!
刑事法院顶层的正义女神像骤然裂开,火光冲天,雕像手中的天平与宝剑横飞出去,如同要将伦敦一分为二。
石质的建筑结构轰然崩塌,玻璃被膨胀的热空气猛地撑开,晶莹碎片反射着耀眼火光,四散溅落在地。
焰火,从崩塌的刑事法院结构中缓缓升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