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失约(1/2)
天圣元年冬。
这又是一个苦寒的冬天,温度比前一年更加寒冷,整个东胜洲已经连续五年气温下降,而且一年寒似一年。
即使大部分国土处于大江以南的宋国也能感到冷冬的威力,而地处西北、中原、东北的唐、明两国百姓感觉更甚。
天气变冷不止是冬季难熬的问题,冬季延长对整个北方的游牧民族是致命的。
春天化冻晚,夏秋时间短,青稞、莜麦等耐寒植物生长期不够,粮食产量大幅缩水,让西蕃和西域的半游牧半农耕民族生活更为艰难。
青草出芽晚,秋天结束早,游牧时间缩短,牛羊在入冬前秋膘尚未贴满,牧草尚未储存完毕,第一场雪就来到了。
大批牲畜冻饿而死,没有饭吃的西北、北方、东北游牧民族更是要面临灭顶之灾。
在族群生死存亡之前,又有四大圣教(邪教)--白莲、天理、红阳、闻香的教士不断加强传道,挤压草原西域民族的原生宗教,更加激化了部族内部矛盾,也加深了部族对占据东胜洲最肥美土地的华夏族人的恨意。
这几年游牧民族的首领每逢秋末就开始召集战士,准备南下东进进犯华夏三国。
一来战士可以到华夏地就食减轻族群内部粮食压力,二来控制和减小部族规模以换取部族的延续的希望,三如果能攻入华夏内地占据肥沃领土更好,如不能至少遏制华夏三国强盛的速度。
所以这五年大大小小的边境之战打了很多场,唐、明两国付出了血的代价,就连于与北边游牧民族不直接接壤的宋国,也在西边与西蕃大军恶战连场。
西蕃觊觎宋国富饶,近些年已经放弃和西域联手攻唐,而是集中兵力专攻宋国,每年秋末就从芒康古道杀出,劫掠宋国滇黔边陲之地。
滇黔在宋国算是边陲贫瘠之地,在西蕃人眼中却是美丽富饶之所在,西蕃战士用“七彩之地”和“多彩之地”称呼这里。
而滇黔一批自称“闻香东大乘教”的信徒竟然主动协助西蕃攻击滇黔的府县,每年西蕃只需攻下十余座府县,就可以补贴前西蕃百姓的用度,所以乐此不疲。
而后西蕃的贵族知道华夏之地如此富饶也派出联军一并前往,所以宋国滇黔之地的战事规模也越来越大,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这场域外民族和华夏族的矛盾正在越积越深,大家争夺的是生存空间,所以没有任何一方会后退,在每一方看来自己都是正义的。
乱世之中当然也有平安祥和之地,宋国都城金陵就是这样的所在。
天圣改元已经快一年了,金陵城更加繁华,此时已经成为华夏之地最大的都城,城郭再次扩建,在外城之外又新添了新城,扩地面积几乎与原金陵城相等。
金陵附近更多的农耕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数量更多、分工更细的作坊和产业在新城内开业,很多为金陵城居民服务的京畿农家子被授予了金陵户籍,脱离了原来的农籍。
金陵城的繁华程度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在增长,但无论怎么增长,有一个地方绝对是金陵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任何街市都无法取代它的荣光,那里就是--雨花巷。
雨花巷原本是金陵城里最出名的街市之一,三年前它只能说比夫子庙等其他繁华地段略微胜出一筹,但是三年后它已经独占鳌头、傲视群伦。
凡金陵本地之人,说起商业、赏玩、娱乐之地非雨花巷莫属,其余地方都差之甚远,而雨花巷的盛名不但在金陵声名显赫,其美名也传到了大宋全境,通过驻外使节更传到了唐国、明国、域外等国。
而随着雨花巷模式的推广,宋国排名前二十的州府都建立了各自的雨花巷,金陵雨花巷管委会是这些城市雨花巷的背后大金主,更进一步巩固了雨花巷在宋国商业贸易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
华夏三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这么大的商业集团,并且保持了巨大的扩张潜力,让人可以对它寄予无限的希望。
而雨花巷管委会分散的股东构成,又保证了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大富商,利于宋国户部的官吏,减少了朝廷的顾虑,户部和各级行政部门都会给予雨花巷管委会很大的帮助和照顾,助力雨花巷发展。
金陵城雨花巷现在不再是短短一条街巷,三百多家主体,早已将周围的六七个街区买下,形成了一个所谓“商圈”的实业联合体,业务范围几乎涵盖国计民生所有的领域。
原来的金陵璇玑分会现在已经扩建成以前三个大的规模,雨花巷管委会就设在金陵璇玑分会之中。
现在雨花巷管委会的掌舵人是黎茂黎会长,原本是唐国派驻宋国的观风使,在原管委会会长天火的力邀下加入雨花巷管委会,暂代会长一职。
从不被信任到现在万众归心,黎茂展示了他强大的商业敏感度和执行力,在天火制定的商业发展指引之下,黎茂带领雨花巷连续三年超预期完成年度目标。
在连续三年的会员单位不记名投票中,黎茂的支持率不断提升,五成九、七成一、八成七,可见黎茂绝对具有真才实学。
有一些后加入雨花巷管委会的商铺认为黎茂的才能在原会长天火之上,但是此论调却得到雨花巷首批会员的严厉驳斥。
在他们心中,黎茂为大将之材无可争议,但是天火才是真正的帅才,甚至是天纵奇才!远离尘世、却帷幄千里!
每一年雨花巷的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和次年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