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特斯拉(2/3)
爷的就告诉他,什么大道理都是虚的,只要天天能吃饱穿暖过好i子,他就跟老爷子我老老实实地去当兵,要想回到八年前连过年都没碗粥喝的苦i子,就跟老头子我犟去吧。结果他比老头子我境界还高,说是学校教的,拿起枪杆子保卫经济成果。落伍了,落伍了呢……”“哈哈哈……”这老爷子说的有趣,顿时让一屋子的人都笑了。
“老爷子们,今天我瘸腿三给大家弄了个新玩意儿。”众茶客说笑谈论政事的时候,茶馆老板瘸腿老三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怀里还小心翼翼地抱着个大纸盒子。
“哟,老三,你这抱的啥稀罕宝贝?”茶客们都纷纷注意到了瘸腿老三满脸藏不住的笑意,这老三买了啥宝贝回来?
瘸腿老三将盒子放在柜台上,众人才看清,顿时惊呼出声:收音机!!
“各位老爷子,这茶馆生意也算是承蒙大家天天捧场,这不,我老三今儿个高兴,掏钱给大家买回了一台收音机。出血本,只为大家今后喝得高兴,玩得高兴。”
“这得多少钱呀?肯定很贵吧。”
“是啊,我这大半积蓄可都花它上面了,今儿个就给大家开开荤。”瘸腿老三也是笑得合不拢嘴,自己是残疾,如果不是这个茶馆,他早穷死了。
“快,快给大家放放,前天的报纸上说,我们东川的第一个广播台已经建好了,今儿个就要尝尝鲜,哈哈哈……”
众茶客顿时乐坏了,没想到今天聊着聊着就能见到期待已久的东西,不少人可对这种一直以来只向外卖的收音机眼馋很久了。三天两头都能在报纸上看到它的身影,今天卖到广东了,明天又有上海商人蹲在厂子门口等货之类的。
瘸老三真是个贼jing一样的人,收音机其实早两年就出现了,是小青山工业区的梨树坪电子厂生产出来的,不过最早只是供应沿海一带,而且销量也不大。这东西刚开始贵不说,还需要很多配套的广播站之类的,开通广播也就今年的事情。
当初,电子厂也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最起初的收音机,电子管都是外购的,自己只能生产一些配件和组装。1921年的时候,蜀生公司投资兴建的电子厂扩大了产能,完成了第二期建设,这才上马生产了第一批实用的电子零配件,电子管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说起这些年蜀生公司遇到的技术难题,这个电子厂绝对是其中非常有代表xing的一个。虽然这七八年时间里,小青山技术学校培养了许多实用xing很强的技术人才,西南大学后来也跟上,培养了不少合格的现代化人才,但就算如此,在以归国学者、外籍专家、学生研究员组成的实验室里,依旧花了很长时间对每一项技术进行攻关。
不是技术难度特别高,而是制造问题太多了,蜀生公司在电子方面的生产经验几乎为零,光从外国采购原设备就花了不少钱。直到后来逐步能仿制这些设备后,情况才得到改变。
在东川区z fu组建之际,张蜀生也顺势将广播站组建了起来,和报纸形成立体宣传网络,辖区大了后,不能像从前一样,政策传递靠村长去每家每户喊了。
“张,你必须再拨出一笔经费,支持一下这个研究计划。当然,最好是建立一个实验室。”穿着一身普通的灰白se大西装,尼古拉-特斯拉满脸兴奋地来到张蜀生的办公室,将手里的一份报告递给他。“当年爱迪生错过了发明电子管,我不会犯和他一样的错误。”
特斯拉是个极其执着的人,从1918年张蜀生用一张无线输电的图纸把他诱拐回来开始,他就几乎没出过实验室。
这位天才科学家发现,自己以前那些天马行空难以通过实验论证的想法,每次稍稍和张蜀生交谈一下,就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有的是一个概念,有的是另外一种思路,这让他总有一种错觉:张蜀生是一个创意型的天才。
于是,这个真正的天才三天两头朝张蜀生的办公室跑,他的jing卫都不怕把他弄丢了,因为这位天才永远只有三个去处:实验室,家,张蜀生办公室。
张蜀生其实并没有准备一开始就给他什么太超前的东西,他自己的思想就非常超前了。
只是将他构思中欠缺的那一丝一毫东西给补上了,然后,这位天才豁然发现,原来自己在很多构想方面,都是只差了那么一步。
“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可用于信号处理和放大?”张蜀生一打开报告,就愣了一下,说起来,他昨晚还翻看过类似的资料,只是他暂时放了起来,毕竟,这东西不同于电子管,而是另外一种制造难度相对更大的晶体管。
科技他这里倒是不缺,但缺一个将它们转化为实用技术的人,不然,给他们图纸,也造不出来东西。他清楚地记得,当时生产那种笨重的无线电设备时,有外购的零部件,有自己提供的图纸,技术人员也弄不好,最后还是这位无线电专利持有者特斯拉解决了问题。
还有,后来自行生产电子管的时候,因为实验室的人想进行一项生产技术革新,结果就一直卡在了那里,没想到被特斯拉碰到了,在工艺上面画了两条线就搞定了……
“嗯,具体地说,它的作用还会更广泛,尤其是在处理高频信号方面,它拥有相对于电子管来说,难以形容的优势。比如,你让我重新思考的雷达理论,如果采用电子管,将会造成体积庞大,但如果在将来采用晶体管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