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降卒为先锋(1/2)
“收兵?自保?”王永镇与高友才同时一愣,继而大惑。
王永镇性急,开口就问:“大哥,不打一打就缩回来,未免为胆怯了,我们这么多人……”
他话未说完,王永强瞧他一眼,身子一转,背身就走,没有理睬他。
王永镇和高友才对视一眼,高友才对他做了个稍安勿躁的动作,示意不要多说了,镇帅自有分寸。
与王永镇不同,高友才除了对王永强敬畏之外,还有真心实意的敬佩之情,陕北起事,高友才不过是打跑了神木县令,率领一群县里的土著闹事,如果不是归附了王永强,早就被东路神木道的清兵给剿了,哪有今天。
眼见王永强东征西讨,连得陕北十九州,号称陕北镇帅,联络明廷,对抗清军,是个做大事的人,高友才打心底里佩服万分,原本以为自己这个土豪就是天下俊杰,原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真是不出门不知天下事、不读书不知方外人。
对王永强的决定,高友才毫无异议,无论自己能不能理解做这个决定的原因,故而此时王永强听闻清兵一到就罢兵息战,他没有任何疑问。
他拉着王永镇,跟在王永强身后,走到了山岗下面。
王永强跳上亲兵牵过来的战马,勒马山前,静静肃立,听着中军里铜锣声乱响,看着远处烽火连天的西安城下“哗啦啦”的撤下来的人流,凝眉思索着。
半响之后,他侧头向王永镇二人问道:“你们可还记得,当初我们跟随孙督臣围剿闯贼时,辽东副总兵祖大寿领兵来援的旧事?”
高友才茫然,他从未从军,当然不知道,王永镇则立刻答道:“记得,那时崇祯年间的事,哥哥还是榆林总兵麾下一总旗,我还是个小旗,领着十来个兵跟着厮混。”
王永强点点头,目光深远的望向西边,唏嘘道:“当时闯贼势大,几十万人蝗虫般在陕西河南间奔袭,无能挡其锐者,祖大寿一到,带了三千关宁铁骑,正面冲击闯贼大阵,如刀切豆腐般所向披靡,一战败其军,然后一昼夜追出两百里开外,人不卸甲马不解鞍,斩了贼首无数,几句把李自成撵出了陕西,如果不是辽东吃紧,朝廷又把祖大寿调了回去,闯贼说不定就这么没了。”
说起这些,王永镇双目生辉,顿时回想起了那时辽东骑兵的辉煌战绩,高友才也听得两眼发直。
王永强深吸一口气,问道:“我们今日战力,比起当年闯贼来,谁强谁弱?”
听着的两人顿时一窒,同时摇头道:“我们不如闯贼。”
当年李自成纵横七省,麾下虽多流民,但其亲兵营和大大小小的义军首领底下的家底子并不弱,特别是以九边戍卒为主的边军营,绝对是当时大明一等战力,等闲内地明军根本无法望其项背,他的骑兵都是一人双马,来去如风,王氏兄弟现在的军队根本与人家没法比。
王永强道:“正是如此,当年李自成都无法抵挡祖大寿,现在我们面对辽东军马,如何能敌?平凉伯早就教我后着,待鞑子援兵被我们吸引过来,立马结寨自保,千万不要逞强出兵,伯爷说了,只要我们能把清兵拖在西安城下,就是胜利。”
他叹口气道:“伯爷高瞻远瞩,如果我们不听他的,只怕此时鞑子已经踏平了陕北,你我都已经见阎王去了!”
王永镇和高友才一起抽了一口冷气,原来平凉伯早就布下这棋局,他们都是棋子,怪不得王永强最后痛下决心答应陈相纠集流民下西安,还以为是听了他二人的劝,结果是想到了这一层啊。
“只要我们能挺住,结寨钉在这里,辽东军虽强,总不能一朝一夕间就灭了我们这么多人吧。”王永强望见陆续回来的人群涌入了偌大的营寨,他的战兵营督战队正不住的把一些企图开小差溜走的流民赶回去,于是策马向前缓行,一边走一边说道:“伯爷没有要求我们打下多少城,杀多少人,只要牵制住吴三桂,就算完成任务了,战后加官进爵,按功行赏,少不了我们的,而且那投降背叛大明朝廷的罪过,也能一抹而去。”
王永镇和高友才无语了,他们当然想不到这些。
“走吧,我们去巡营一次,安抚一下流民,他们可是壮声势的主力。”王永强催马而走,奔向营盘,那营盘用粗木为栅、深沟为壕,扎得严密无比,是一座方圆数里的木城,为了建造它,流民们几乎砍光了附近山上的树木。
……
半个时辰后,李本深和王屏藩就到了西安城下。
他们没有进城,从西门划过,朝城上打了个招呼,就直奔北门而去。
到了北门外,两人吓了一跳,西门外平安无事,这里却一地狼藉,密布的尸体和弹坑、满地的箭矢仿佛让这片开阔地成了箭杆麦田,巨大的巢车被铁弹打穿后剩余的残骸还在冒着火焰浓烟,靠近城墙附近,几乎无处下脚,断臂残肢和肉泥般的尸体到处都是,恶臭冲天,熏得人直掩鼻。
见援军到来,城头上一片欢呼,孟乔芳组织了一些人,打开城门出来搬运焚烧尸体,天气虽然转凉,尸体堆久了还是会腐烂发臭,起了疫病就麻烦了。
李本深入城去和孟乔芳见面,王屏藩带着人马,跑出去五里地,看到了王永强花了数万人几天功夫搭建起来的木城。
王屏藩当时就有些懵逼了,这些叛军不是来攻城的吗,怎么还修了一座城?难道真的打算打持久战?他们有那么多粮食吗?
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